《也许,你可以更懂她》
王利珍坚持原创分享第1820天
第7篇:《何去何从》
洁儿的离开,枫儿失去了唯一的精神支柱。
当一个人只有一个精神支柱的时候,是非常危险的。就像一张桌子,只有一条腿,哪怕这条腿在桌子的中央,一旦被抽掉,都是面临轰然倒塌的命运,你可以想象一下。
生命需要多个支点,你认同吗?
而所有的支点中,关系,工作,金钱,地位,财富……哪个最重要?
如果告诉你:生命皆关系,其他皆枝节。大抵很多人是不会相信的。
关系是什么东东?关系哪有金钱、财富、地位来的实在。
我们来看一个哈佛大学历时75年的实验。
75年,724个人!
这个实验,可能是哈佛史上耗时最久的研究,整整花了75年,负责实验的研究团队换了四波。
实验从1938年开始,团队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两组人,第一组是哈佛的学生,另一组是波士顿贫民区的小男孩,他们来自20世纪30年代波士顿最困难、最贫穷的家庭。
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他们有的成为了医生,有的成了律师,有的是农民,有的是泥瓦匠,甚至有一位成了总统。有的青云直上,有的一落千丈。
75年过去了,724人中还剩60人在世,但实验还在继续。
几万页的数据记录,最终得出了什么样的结果?
原来,能让人快乐和健康的秘诀,和财富、名望或者更加努力的工作无关。决定一个人幸福的真相,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而这些,枫儿没有!
想想自己15年的生命都没有孕育出几个良好的关系,不禁悲从中来。
枫儿很痛苦。枫儿的痛苦无人能懂。
有一天,当妈妈无意中看到枫儿的日记,说她不想活了,想随洁儿而去的时候,换来的是一顿劈哩叭啦的臭骂。
我养你长这么大容易吗?
你真是个没良心的孩子?
那个死鬼(洁儿)有啥好的?给你吃还是给你喝?
我养你还想让你到老伺候我呢?
自私……
爸爸的话更让枫儿不知所措。
养活你是我的责任,死不死是你的权利。
爸爸把权力都交给我了,那我是该不该去死呢?不死吧,好像自己在无病呻吟,痛苦都是装出来的;死吧,好像还没有足够的勇气。这时,枫儿就特别佩服洁儿,她哪来那么大的勇气,可以结束自己的生命。
枫儿很期待有人来关心自己,哪怕一下下。
这一天,枫儿走进教室。她想试探一下大家,看有人会不会注意到自己。
枫儿故意迟交数学作业。
“枫儿,该交数学作业了!”数学课代表急匆匆地从自己面前闪过,边走边吆喝。
枫儿还是不交,可等啊等啊,课代表一直没再问她。
“枫儿,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多远?”地理老师摇头晃脑、不紧不慢地提问,露出的一嘴黄牙是常年累月抽烟的杰作。
枫儿受宠若惊,因为她很少被老师叫到,她总是躲在角落里不被关注的那一位,就像路边不知名的小草,在一片绿里绿的那么一本正经。
“我,我…我不知道…”。枫儿不敢直视老师的眼睛。
枫儿心吓得砰砰乱跳。
“坐下。”
不紧不慢,不愠不火,不动声色。
老师如此回答反而让枫儿很失望。如果老师说下课到我办公室,背不会不准回家,那还说明老师很重视自己。
冷漠是最深的伤害。枫儿突然想到这样一句话。
我在你心中有几分的重量?如果满分是10分,相反是1分。
枫儿最想知道的还是妈妈的,爸爸的答案。
对老师,对同学,她都不敢奢望人家重视自己。老师教了那么多学生,同学有那么多的同学。怎么能要求她们呢?自己平时都不和老师交流,也不跟同学玩耍。现在自己孤独无助,开始要求人家,岂不是没付出就想要回报吗?在枫儿的世界里,觉得如果这样,自己就和强盗无异了。
枫儿很懂事,懂事的掐死了自己刚刚泛起的一点点想要被爱的念头。
枫儿不知道要被自己安放在哪里,她如一片秋天的枫叶,在枝头摇摇晃晃。
冬天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