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推荐你去今日头条进行内容创业?
一
微信过了红利期你才想起来做微信,近日头条已经火了你还不转型,“你连吃屎都赶不上热的”,还运营啥微信了,来今日头条吧!
运营微信的朋友最关心的就是阅读量和粉丝数这两个“大数据”,大数据当然数据越大越好,然而,微信已经过了红利期,并且打开率也在逐渐降低,更多人讨论的都是如何提高打开率的问题,而不是讨论如何去创收、吸粉的问题,也就是说想依靠微信从零开始产生创收,或者成为持续打造爆款文章的IP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了。
那怎么办?
转移战线。
转移到哪儿?就目前的自媒体发展趋势,推荐今日头条。
但绝对不仅仅是今日头条。
所有的网络平台,核心还是内容,如何把内容跟平台的特点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是王道。之所以推荐今日头条不仅仅是因为他有足够的用户量,还在于它的智能推荐可以很好的解决前期粉丝不足的问题,利用推荐可以直接创造阅读量。
看看我前两天接触今日头条的悟空问答的阅读量,均在两天内过两万,然而这些内容都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在公众号上发过,刚好遇到相应的问题,顺带复制过去了而已。
《暴走大事件》的主持人王尼玛,露过脸么?长什么样呢?
答案源于我居然看到了王尼玛的真实面貌,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只有100,而今日头条上两天就有四万多;
什么是“穷人思维”?
答案源于穷人只会越来越穷,富人才会越来越富,微信公众号阅读量甚至连50都不到,而今日头条上两天就有两万多。
同样是内容创业,若是你,你更倾向于选择哪个平台呢?
二
今日头条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张一鸣在2016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透露,截止2016年十月,今日头条已经累计有66亿的激活用户,1.4亿活跃用户,每天每个用户使用76分钟。
今日头条被归类于传统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其爆发性的增长却让许多观察家感到困惑。截至目前,今日头条的流量已经相当于(部分数据报告显示大于)除腾讯新闻客户端外,其余新闻客户端产品的总和。
为什么今日头条发展如此迅猛,我简单介绍两个巨头的运营方向就知道了,那就是BAT中的腾讯和阿里巴巴(百度已经把一手好牌打烂了)。
以新闻客户端开始,却绝对不止步于新闻发布,这就是今日头条想要的发展目标,支付宝和微信之间最大的较量一个是网络支付、一个是互动交流。
今日头条暂未开展网络支付相关项目,但在新闻发布和互动交流方面做的绝对比其他平台厉害的多。
三
今天着重讲讲自媒体人可以涉及到的互动交流方面,将从今日头条几个栏目讲起。
西瓜视频(原头条视频)、微头条(类似朋友圈)、悟空问答(原头条问答)、头条号(类似公众号)。
讲以上版块之前,一定要了解今日头条的推荐机制今日头条所采用的,是协同过滤(Collaborative Filtering)** + 基于内容推荐,直到今天依然构成今日头条推荐算法的基础。
今日头条核心算法负责人杨震原在 MindStore 分享:
(协同过滤)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直到今天我们还一直使用。但缺点也很明显,对于没有行为(记录)的文章,没办法推荐,所以没办法用于文章的冷启动。所以我们引入了基于内容推荐的策略。比如计算文章的分类、文章的关键词,然后根据用户对文章的阅读、浏览等信息,细化用户的个人资料。——这样子,如果文章是和科技相关的,而用户的个人资料也显示科技相关,那么就算匹配。”
在之后的工作,是把特征、模型做得更加细化。比如,文章实体词的抽取。我们最近对文章的分析,已经做得很细,可以精确地提取实体词。我们近期引入了‘词嵌入’(word embedding)方法,做向量化的分析,还引入 LDA 的方法,进行 topic 分析等等。
除此之外,今日头条还通过用户对内容的“正负反馈”来判断内容匹配是否精准。正反馈,包括用户点击了、看了很长时间、分享了、收藏了、评论了,都是正反馈。负反馈反而是比较难获取的,现在今日头条在内容上设置了一个小叉,点击之后,会咨询用户不感兴趣的理由,这种做法则会获取比较强的负反馈。但是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到的数据还不多。
在我看来这就是今日头条火爆的核心因素,我简称为智能推荐。
四
了解了今日头条推荐的算法核心,再从以下板块,简单谈谈我对今日头条运营方式的猜想。
微头条:
就是翻版的朋友圈,这也是一直以来支付宝想要打造出来的一个板块,还记得有一次支付宝上线了圈子功能,其中“校园日记”及“白领日记”两个圈子只限女性用户发布图文信息,男性用户可点赞及打赏,而如果信用积分“芝麻信用”积分超过750分,则可以评论。部分女性用户通过发布大尺度照片,吸引更多打赏。最终因为口碑不好而关闭。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都从刚需性功能(例如支付、查找地图、打车等)出发,最后都想发展“社群”?
因为有社群才会有粘度,例如支付宝,顶多付款的时候才会使用,只有创造足够多的社群内容,才能保证足够的打开率和使用率。而微信作为通讯工具,只要聊天都会进入,这样的打开率肯定是支付宝不能比拟的。
今日头条的微头条其实就是打造社群的方向。然而,内容也是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吸引用户,微头条里面充斥着大量的“美女”图片视频、“黄段子”。
西瓜视频:
西瓜视频原就是原来头条视频,头条视频因为前面加着头条两个字,始终是难以摆脱作为新闻视频的窘境,而2016年短视频开始火热,改名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和吸纳短视频中更优质的内容。依赖头条的热度开发新产品,然后改名是今日头条下产品推广的常用套路。
目前来说,西瓜视频的优点在我看来就是流量消耗少,视频与评论的打开方式较为舒适,每个头条的产品要说到的优点都有四个字:智能推荐。所以你看到的视频也都是你喜欢的内容。
头条号:
跟微信公众号类似,一天只能发一篇,不支持多图文,不需要粉丝关注,通过智能推荐即可推送到对相关内容感兴趣的人群中,所以在内容上除了要够好外,标签属性一定要明确,而且越是专项越是小众、推荐的越准确,看得人也越多。一个专写如何养猪的头条号作者,每天的内容都能够获得过十万人浏览,说明推荐准确,打开率高。
这对于想通过自媒体创收的人来说,如果从零开始,今日头条智能推荐的传播效果确实比微信订阅转发的传播效果要好得多。
除了自己擅长的小众内容之外,娱乐、新闻、搞笑、历史、汽车、军事都是热门板块,只要你能表述清楚自己的内容,取一个不错的标题,也能获得不错的阅读量。
悟空问答:
悟空问答就是原头条问答,悟空问答类似知乎,目前来看是今日头条重点发展项目。我正在头条学院训练营开展学习,学习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关于悟空问答的内容。
为什么会将悟空问答作为重点发展项目?我猜想应该是今日头条想通过自身的内容存储形成一个强大的内容数据库,今后甚至可以成为像百度一样的内容搜索引擎。这一点,百度不是没做过,百度知道就可以是一个强大的内容数据库,稍微整合用户就会产生一定的依赖,百度没有做起来,而今日头条做了。
而且就我自身体验来说,虽然悟空问答花了大价钱做推广,但是效果并不算优秀,因为能够花时间去写一份优质答案的人相对来说较少,大多数人回答问题都是一句话带过,这对于悟空问答想要形成数据库的目标是不利的。
具体数据可以从我参与的回答效果来看,在悟空问答上每回答一个问题,今日头条就会代网友向“跳动未来计划”捐赠0.1元(十分钱寓意“十分爱”)。捐款将全部用于支持项目线上线下课程开展、优秀学员奖学金等方面。公益这种东西,永远是最好的营销方式。
目前我只回答了十一个问答就已经超越了90.9%的用户,可想而知,真正参与问答的人并不多。所以才会发动广大“积极热情”的大学生加入悟空问答的内容创作中来,大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储量,些许利益就能够发动起来,而且时间都在假期,才有足够多的时间整天待在电脑前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
然而这些问题真的是他们擅长的吗?真的是他们原创的吗?不一定。
为什么这样说?同一个训练营里面有一个月可以回答六百多个问题的“大神”,这就意味着每天要创造至少20个问题的答案,这个任务量绝对比高考更难。
你想,如果一个人每天能保证如此高质量的内容输出,在哪个平台不会火的一塌糊涂,可想而知绝大多数都是复制粘贴达成。正是由于这群大学生的积极才能造就悟空问答强大数据的来源,而且即使侵权,来源也都是回答问题的作者,所以跟头条没有什么关系。
五
所有的这一切都基于今日头条的智能推荐,是这项技术的推荐机制导致内容的火爆。而我今天所说的今日头条板块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社交、短视频、自媒体、资源库的所有内容。
从涵盖面来说,今日头条已经可以打败绝大多数产品了,如果真的还差什么?直播和线上支付两个板块头条基本没有涉及,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说,这也绝对不会是一个空白,不久的将来也会也会有头条直播、头条支付,依赖今日头条的用户量和粘度打开市场之后,又像西瓜视频和悟空问答一样,改个名字叫香蕉直播、八戒支付都是有可能的。
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内容,实际上是希望创业者或者是当代青年在使用某款产品的时候可以适当了解一下产品背后的运作方式——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套路,这有助于自己今后创业可以寻找好的创业模式,更直接点说看清楚别人的套路有助于自己不被别人套进去。
六
自从听说某某某做自媒体月入五万后,所有大学生都坐不住了想做自媒体;听说公众号火了就赶快做个公众号,今天讲了今日头条火了,又赶快去弄一个头条号。
其实大可不必。
内容创业其实一直都是经久不衰的,并不是说某些平台火了才开始有内容创业,从广义上讲,以创造高质量的内容为手段的创业方式都是内容创业,写书、拍电影、直播都算内容创业。
你要追的不是平台的兴起,而是应该做好能做出好内容的准备。这样无论哪个平台落寞了,你还可以转移到兴起的平台上去,做一个优秀的IP,无论到哪里都有你发展的余地。
这也是我为什么常开玩笑说“保存的好一手黄图,到哪里都有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