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七日谈:第七天

学文七日谈:第七天
文/图 许健
写文或者只是我的执念,有朋友出于真心的关切,劝我不要太沉迷于虚无的乌托邦中。想这世上很多学文之人常常是智者讥笑的对象,应对现实生活时容易暴露天真的一面,何况如我格局和技能皆缺失者,拙朴之笔难有惊异之作,益于时用更是奢谈,累文积篇时心中不知作何感想?
古人说因文而明道,文章乃宇宙间最大的力量,足以鼓动天下,可见能为文者又该是具有可怕的能量。这是最令我疑惑的地方,以近乎愚蠢的天真应对生活,却感觉力量是遥不可及。
为文乃好学、博闻、有激情、有雅性之人所为也。美好洋溢于文词,辨事理充满正气,抒发丰富的情感,于平淡中求生活之涟漪,累文砌词,乐在对自己世界的肯定。又言为文可申志,可放怀,可玩味,可炫技,可求美,可自娱,可寄情于未来,可明理于思考。这是多么令人向住的境界啊!故而善于为文的师友,一直是我心中暗自仰慕的目标。
近日闲读刘勰的《文心雕龙》,一知半解,刚读了三分之一,便心生了许多痴念妄语,真是应了那句俗语:半瓶子咣当。这七篇《学文痴语》皆阅读时随性之笔,笔记非笔记,论文非论文,天马行空,不知所云,恰恰违背了写文章“辞忌枝碎”的原则,况且文义又不能圆通,自知皆因能力所限也。若是将七篇合一,大段删去无聊累赘之语,也许尚有救,尚还有一二可阅之处。
能够逐篇读到第七篇的朋友,定是天性中肯多多包容,谢谢了。生也有涯,无涯惟智。在与各位老师、同学的学习和交流中,片言褒贬,皆令我受益匪浅,借此一并真诚谢过。在断断续续书写的过程中,实则也是对自我不断地审视,对自己人生不断地补缺,最起码也是情绪低迷时不断把自己拯救出来,获取坚持走下去之勇气。
文果载心,余心有寄。
(原发于“西安市志远助残公益慈善中心”微信公众号,原文配音朗诵:李雪。全文完。)
本文其他部分链接:

原创图文 请勿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