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讲课?那你还好意思写作?
我真脑残。
教了二十多年书以后我才渐渐知道,写作一篇文章就相当于讲了一堂课。聪明人恐怕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了,而我,整整用了二十年。
我这么认为是因为,教书也好,写作也好,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分享。
你可能会提出反对意见,说,写作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讲课是为了让听众快乐,那么,我告诉你,假如你的写作只是为了自嗨,比如像我一样,阅读量总是在十位甚至个位数徘徊,我想,用不了多久,你的写作初心就会发生变化,因为,没有人能承受持续的打击。总是得不到外界的认同,你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谁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呢?
你会从一味娱己向娱人转变,如果你很幸运,找到了娱己与娱人之间的平衡点,恭喜你,你离成名成家不远了。如果你跑过了,只娱人了,我将保持谨慎的乐观。好消息是你可能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坏消息是,你成了一个跟风者,把自己弄丢了。
你可能会进一步提出质疑,你说,好吧,我承认写作和讲课的受众不同并不太影响二者分享的本质,但,二者的表达方式肯定不一样啊!写作是书面文字的艺术,讲课是口头语言的艺术,怎么能把它们相等同呢?
那我问你两个问题:书面也好,口头也罢,都是语言,对不对?写作也好,讲课也罢,都在思考,是不是?如果你承认都是语言,都在思考,那么,我想用一句话来总结写作和讲课,不,用不着一句话那么复杂,一个短语就够了,就是——分享思想。
还有,写作需要起承转合,铺垫呼应,讲课需不需要呢?
你可能会问,这里说的写作是公开写作还是私人写作?是写给大家伙儿看的还是写给自己的内心独白?我想,也差不多。当你写作的时候,不管是公开的还是私人的,要发表的还是锁在密码箱里的,你都是在跟他人分享。区别仅在于前者是自己对他人,后者是自己对自己罢了。关于后者,说得高大上一点,就要用上自我、本我、超我之类的哲学概念了,我不大说得清楚,干脆闭嘴。
既然写作和讲课一样,都是分享思想,那么,我想从我二十多年的教龄得到的经验教训来讲一讲一堂课出彩出色出众的个人想法,这个理如果我能讲清楚,关于写作,聪明如你自然也就不用我再啰嗦了。
首先,真诚。讲课内容是不是掏心窝子的话?如果不是,讲这样的东西能让听众产生共情,也就是认同吗?想想看,你坐在台下听课,听到的全是假大空,伟光正,毒鸡汤,你会不会双臂交叉环抱胸前?即使不面露鄙视,怕也在心里大为不屑吧?
其次,精要。就是说,精选核心内容,不贪多求全,不装腔作势。你只要听他讲的是不是必要。什么是必要的呢?他讲的内容能不能给你带来启发?或者是经验,或者是教训。如果话一入耳,你就知道,讲课人并不真懂,纯粹是为了装点门面,搞些坚决不让你懂的概念术语来吓唬你,你还愿意相信他?道理讲不明白,从来不是听众的错,就像垃圾电影多了怎么也怪不到观众头上。真要怪,就是耍流氓。
第三,有趣。假如他板起面孔,高高在上,一副我这么好的道理你不听是你的损失的架势,我劝你干脆别听。世上的好道理多了去了,不缺这一个。谁敢说自己的道理一定比所有人都高明?之前没听过不也活得好好的?假如他会讲故事呢?他把道理用故事包裹起来,递给你,你拆开这个包裹,明白了以往不明白的道理;重视了以往不重视的道理;抛弃了以往因为误解而信奉的伪道理。本来是他讲的道理,你却觉得是自己悟的,他达到了目的,你也得到了好处。就算不那么严谨,谁在乎呢?
第四,讲透。跟你讲道理,老在外围打转,只领你看到大山,却不告诉你登山的小径,你能寻到山中宝藏?如果他把核心内容拆解开来,分解成一组最小易懂的概念,然后,用生活中的类似现象,类比给你听呢?就像钉钉子,分解相当于找突破口,找到墙上最柔软的地方;生活实例就是锤子;类比就是钉子;持续敲打钉子,直到把钉子牢牢钉到墙里,道理就讲透了不是?
第五,可行。道理如果不能简便易行,让你通过立马去做来检验成效,就是在浪费你的时间。什么生命的终极奥义啊还是交给哲学家去思考吧,你只要问一句,听了道理,我是不是就能动手去做了,而且肯做就真能改变我不满意的现状了?否则,你为什么要听他瞎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