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学院

《快书写,慢思考》: 认识你自己的思绪,然后自由地写出来吧!

2018-12-31  本文已影响6人  林十一嘿

尽管每天的工作和写作有着很强的联系,尽管曾经写论文洋洋洒洒动辄千字万字,但好像现在越来越不愿意、不敢去动笔写字了。书看了很多,读书笔记没写几篇,写出来好像也不尽如人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失去了提笔的勇气,在下笔之前,总会担心自己写得不够好,达不到预期效果。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似乎都不会写文章了。这种恐惧是一种恶性循环。但是马克·李维的《快书写,慢思考》却让我重新认识写作,正视自己。

《快书写,慢思考》是一本介绍方法论的书,书中介绍了自由写作的六大要点,也分享了精进写作和公开发表的技巧。但跳脱方法之外的,最重要的是,它告诉你,去动笔,去写,去自由地书写,just do it!告诉自己,你只是要写些文字和想法而已,并不打算在一夜之间写出名垂千古的佳作或是改变世界的观点。

我们每个人脑袋中蕴含的东西,超乎想象。马克·李维介绍的快写作系列方法,就是通过种种方式,将脑海中零散的思绪进行整理、外化。自由写作是一种快速的思考方式,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自己,看见可能的机会和选择,解决问题,激发灵感,以及作出决定,从而收获平常难以达到的思考成果。

所以,在写作开始之前,想一想、理一理自己脑海中的万千思绪,再从中寻找目标进行刻意练习吧!

作文老师说:“书写就是思考。”理清思路,我们就能得心应手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在纸上;同样,进行书写,也有助于我们整理思绪。写字的动作,或者在电脑键盘上敲打的动作,都可以有效集中思绪。而把思绪记录下来,也可以给我们提供回溯思考路径的线索。

接下来,无论是不停地快写、设下时限,还是转移注意焦点、运用引导句、进行书写对话、书写马拉松……勇敢迈出第一步,轻松试,跟着脑海中的想法,有意识\无意识地将其表达出来吧!或许创意、佳作就产生于其中。

最近一周,我开始有意识地借助《快书写,慢思考》中提到的方法进行写作,虽然不是书中介绍的自由写作,但是包含总结、书评等,感受最深有两点:1、设下时限促成高效写作,2、越写越明。

在动笔之前,我会先给自己预设一个deadline,争取在这段时间内完成。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写总结、材料等创造性不强、且容易拖延的内容。在倒计时的压力下,自己更能集中精力,写作效率会得到提升。上周写工作总结,用了大概三四十分钟,我完成了素材整理和总结的写作,之前大概要花一个多小时。

而对于书评、影评等创作性的内容,预先理出一些思绪,就可以着手开始写了。将飘忽的想法,用文字确定下来,哪怕都是碎片化的内容,胜过脑海中的千言万语。(血泪经验发现,如果不及时写下来,就真的挠破脑袋都回想不起来!)

最赞的是,在写作过程中,你会时不时发现新的切入点,甚至新的观点,在不断的写作、修改中,文章逐渐成型。这个过程简直不要太美好!你可以看到文章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致的“成长”过程,这也算一大乐趣吧!

这样,既迈出了畏惧写作的一步,又收获了这样的乐趣和满足,那我还有什么理由放下手中的笔呢?

最后,以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也作为对自己的警醒:你专注什么就成为什么。从现在起,好好加油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