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随拍 知识的搬运者谷穗文刊

“人言落日是天涯 望极天涯不见家”

2025-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业余养花

此典句出自宋代诗人李觏的《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译文:

人人都言,夕阳落山的地方就是海角天涯,天涯海角的尽头即是故乡。可恨这连绵的青山阻挡了我归家的脚步,青山还被傍晚的暮云笼罩在迷蒙中。

注释:

落日: 太阳落山之地。

望极:望尽,极目远望。

碧山: 这里指青山。

赏析:

独自在外,自然充满了对家人的怀念。古中表现乡思,除了听风听雨外,最多的是通过登临送目,寄托悲伤。

诗前两句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远在天涯。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

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

三四句即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已恨”句转折巧妙,既承接上句,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度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

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所以通出一个“恨”字来。

第三句用“已恨”二字领起,无限感慨已在其中。第四句再递进一层,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恨恨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

而当苍茫的暮色遮掩住碧山,凝重压抑感也就更加强烈。诗至结尾,随着时间的冉冉推移,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的逐步收缩,色调的由明而暗的变化,结构上的层层递进,那乡思也就愈来愈浓郁。

全诗四句,分四层意思,层层深入,不断推进,把思想感情发挥到极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