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时间管理自己

元芳早起阅读写作之-刻意练习

2018-12-26  本文已影响60人  元芳hi

曾今一段时间一个理论很流行,就是1万小时定律,说是在某些方面有建树的人都是通过长期刻苦的练习才达成,只要你坚持1万小时,你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听上去挺励志的,但仔细想一万小时是否真的就这么精准,出租车司机开车时间也超过1万小时,就成为赛车高手了吗?反过来我们没有成就只是因为时间还没够吗?除了努力坚持,我们还需要什么才能成为专家。《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本书给了答案。

我看书的习惯不是从头看到尾,也不是全盘照搬,而是会结合自己的经验去验证,与书中的观点共鸣,从而形成能指导我生活实践的东西,比如我前面写的时间管理,睡眠原理。这本书蛮厚,但只读了几章就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们都会有一个感受:学一样东西,开始进步很大,但越到后面进步越慢,而且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停留在类似水平,成为高手的人寥寥无几。比如打羽毛球,我原来也一周打一次,水平中等,之所以还可以的原因是,曾经有一个高手给我说了一句话:要垂直握拍,想象甩鞭子的感觉,腰部发力带动胳膊。我开始也不适应,老打不到球,后面习惯了,水平稳步提升,因为姿势对了,靠全身的力量而不只是胳膊力量去打球,很轻松就可以拉到后场,打完第二天胳膊也不会酸胀。但再之后我水平又停滞不前了,因为和我打的人水平也都一般,我不用费很多力,也没有去学更多新的技巧。加上打的也少了,水平就保持甚至退化了。

我还喜欢下棋,天天围棋上是4段,天天象棋是4-1,也超越了95%的人,但离顶尖高手还很远。我有时会研究下对手的数据,发现大多数人停留在较低的水平,而且下的盘数多(10000以上),他们花了大量时间下棋,但并没有成为高手。我只是偶尔下下,当成一个加压的手段,也好久没有进步了。

所以我通过亲身实践印证了书中的理念:刻意练习而不是时间才是从新手到专家的关键。我们大多数人的学习或练习只是在低水平的重复,从而浪费了大量时间。而刻意练习的方法也很简单:走出舒适区,与高手切磋或请教,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突破极限,当然还需要大量的练习和训练。我们的身体和大脑潜力是无限的,所谓的天赋只是是否得到了开发。我是工科男的原因只是因为从小搞数学竞赛,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而我同样可以写作,可以做销售,但前提是刻意练习,用正确的方法和理论,再加上时间的积累和实践。

找到你想真正成为专家的事情,去刻意练习,你一定能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