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力-38 | 用搭积木的方法构建知识
(一)学习竟然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容易!
我们在接触新知识时,需要提取核心观点,并从中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心理框架,就是结构构建。这些框架有时被称作心智模型或心智图。水平较高的结构构建者能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而水平较低的结构构建者则很难摒弃无关或相抵触的信息,导致自己受到过多概念的干扰,无法总结出一套可行的模型,从而无法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举个例子。结构构建和搭乐高积木有些相似。假设你在学一门新课程的概览部分。你首先接触的是一本全是概念的教科书,然后要运用其中蕴含的知识构建一套完整的心智模型。以乐高积木为例,你一开始看到的是一盒零件,你的任务要按照盒子上给出的图片搭出一个小镇。那么你会如何完成这个任务呢?
你应该会把零件全倒出来,按类分堆。第一步是铺设街道,因为道路可以确定城镇的边界和小区的位置。第二步,你把剩下的零件按照用途分类:公寓大楼的零件、学校的零件、医院的零件、体育场的零件、商场的零件、消防站的零件。乐高城镇的每个组成元素就像教科书中的每个核心观点,随着零件逐渐到位,这些组成元素的特点会更加分明。这些核心观点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整个村镇。
现在假设你的朋友用过这套乐高积木,而且他把另外一套积木中的零件掺杂了进来。当你发现零件与你的建筑物不相配时,你可以把它放在一旁,当作多余的东西;或者,你也许会发现其中一些新零件可以给已有的建筑物搭建附属设施,从而赋予建筑物更丰富的含义(给公寓加上门廊、阳台,给街道增加路灯、消防栓,以及遮阴植物)。你高兴地给自己的村镇加上新零件,即便玩具设计师在一开始并没有安排这些。
(二)“搭积木”学习的背后是什么道理?
在这个例子我们发现,高级结构构建者开发出的技能,可以让他们确认基础概念,确认关键建筑群,以及辨别新信息是可以在更大的结构或知识中作为补充,还是放在一旁当作多余之物;相反低级结构构建者分不清主次,不知道什么信息更为适合,什么需要摒弃。
一样的道理,知识结构的构建是一种由意识和潜意识发生的乐高积木搭建工程:判断东西是否合适、是可以增加特点、能力与含义、还是多余无用。所以,在知识结构的构建上,同样存在高明的构建者与低级的构建者。于是乎,这里又有一个我们更关心的问题诞生了:高明的知识建构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如果是后天可以培养的,那么如何培养?
(三)“搭积木”学习理论如何应用?
书上提到了一种观点:培养反思自己经历的习惯,把经历组织成一段故事强化学到的知识。基于这个观点,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教学策略的改进入手从而提升学生的结构构建能力。
首先,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结构构建的重要性。他们应该教导学生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学习材料,提炼出核心观点,并将其组织成有效的知识结构。这其中,反思和总结是关键。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定期回顾和反思他们的学习经历,识别并总结出其中的关键概念和关系。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培养结构构建能力。例如,使用视觉和听觉材料、组织讨论和实践活动等,这些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同一概念,从而促进他们的结构构建。
最后,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和鼓励,让他们能够积极探索并尝试新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