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是一次伟大的人生历练
Vincent是一个善良内向的人,很坚强、也很有责任感。在被服务了十几年的公司解雇后,一直找不到适当时机和家人说明原由。他选择了默默地承受失业带来的痛苦,决定装成什么事都没发生,每天假装去上班,一个人开着车在法国、瑞士边境的高速公路上漫无目的地穿梭,累了就在休息站歇歇脚,并时不时打电话向太太报平安。他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自己承担痛苦,让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继续无忧无虑地幸福生活。为了解释经常往返于边境,他开始撒谎,这个谎言的漏洞越来越大,牵扯的人越来越多。Vincent终于面临了他生命中最难的课题:说实话。
DVD封面
电影里有一个片段,Vincent开车路过了一家UCDI公司,他停下来左右环顾,想象过去自己多么熟悉这种环境,他跟在几个白领身后走进办公大楼,那一瞬间,他好像换了一个人,步伐有力、神情坚定。然后,沿着走廊,看着每间办公室的人都在专心忙着自己的事情,心中充满羡慕之情。最后走到会议室门口,管理层正在开会,他会意的同一个人笑了一下。为了找回昔日的感觉,他坐在大厅里,装模作样的打着电话,看着他被保安赶走的样子,真是让人心酸。Vincent确实是一个职业的经理人,仅仅听了一会儿会议内容和凭借一份UCDI的公司业务介绍,就在山上的屋子里和夜晚停车场的车子里研究起了业务,想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商业融资计划。好在他人缘不错,很快就有了收获,一笔数目不小的钱。可是他没有办法挣钱,就在这时一个机会主动找上他,一个狡猾的老商人在做走私生意,拉他入伙,开始他不从,但后来迫于生活的压力,他加入了,而且上道很快。可是好景不长,朋友们都开始催还款。他又退出了,先还清了朋友的钱,他不想让别人人财两空。就在这个时候,危机出现了,谎言再也无法延续。家人开始远离他,朋友也不理解他,Vincent的父亲亲自找上门来,他跳下楼,一个人跑到荒郊野外,在黑暗里宣泄自己........生活还是出现了转机,他得到了一次面试的机会,尽管是他父亲介绍的。但Vincent得到新的管理职位和信任,而这些确实得益于他的十几年的工作经验。
唱片内页剧照1 唱片内页剧照2 唱片内页剧照3
这就是法国电影《L'Emploi du temps》(失序年代/时光停留 / 谎人手记 / 消磨时间 / 时间外)的全部剧情。我必须承认,除了一个几分钟的预告片之外,自己至今没有看过完整的影片。以上剧透完全来自网络,不是个人的真实观感。据说本片改编自一段真实且残忍的社会新闻,但导演给观众的却是一个更为人性化的答案。
《L'Emploi du temps》电影原声唱片封面电影的上映时间大概在911发生前后,那时法国人大概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国度在十几年后也会遭受和美利坚同样的重创。我买到这张原声唱片应该是在2004年的春天,那时我处于刚从帝都回来后的失业状态,每周末例行公事都要去洋货市场的打口摊位转转,在一堆几块钱的破烂里发现了这个封面,看不懂法语,但感性认为应该是一部文艺片。当时只能透过里面的音乐来臆断这部电影的林林总总,继而联想到我的周遭。
全碟十七首曲目,有十四首纯器乐作品是由英国多才多艺的作曲家jocelyn pook一手包办的,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钢琴交织而成的肃杀感好听得一塌糊涂,就算没看过电影也很容易欣赏。她在业界声名鹊起源于2004年为Al Pacino主演的The Merchant of Venice(威尼斯商人)担任了配乐,并于2005年获得了全英古典音乐奖(Classical Brit Award)提名。碟中最后三首曲目和前面的音乐氛围截然不同,《cool bird》是一首tenor saxophone爵士作品,就像歌名一样,跃入耳中的音符仿佛小鸟飞到了你的面前,不知道在电影中的哪个场景出现过。《contentment》是英国著名资深女爵士钢琴家Marian McPartland1972年的jazz piano trio作品,四十年代便出道的她被人们誉为“爵士钢琴第一夫人”,她的走红缘于其担任美国一档经久不衰的爵士广播节目Piano Jazz主持人,这首作品的弹奏风格令我联想到另一位大爱的爵士钢琴名家bill evans,都是胜在氛围的营造而不在于琴技的炫耀。最后一首法语歌曲《week-end à rome》混合着浓浓的法兰西香颂和八零年代电子合成器的味道喷涌而出,演唱者Etienne Daho是法国80-90年代流行音乐的代表符号,他的嗓音充满磁性、深情款款,迷人的旋律仿佛在你眼前铺陈一幕幕喜悦和忧伤的往事。
英国电影配乐作曲家jocelyn pook 英国著名女爵士钢琴家Marian McPartland 法国歌手tienne Daho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想起写这部电影和原声音乐,可能是看了@达尔闻《Mario的减压三部曲》想到了自己的职场处境。赵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帮要混》有段歌词“当白天火热的世界,剩下最后一点点的温度,黄昏啊黄昏,谁来招我游荡四处的魂,谁来收拾我的无聊和张狂,我走向我温暖隐秘的窝,我的哥们全等在那个角落,彼此分享着滚烫的体温”。这里的“窝”和“哥们”于我而言可能就是家中那堆除我之外无人问津的唱片。陈文茜曾说“我和这个世界不熟”是一种寂寞;“我和这个世界太熟”则是很深的悲哀。陌生,好过了看穿。大多数时候,我和这个世界无关,作为一个消极、避世之人,我没有值得称道、赖以养家糊口的专业技能和广袤人脉,却生就一副曲高和寡、骄傲自若的破烂皮囊。以前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其实不过是芸芸众生的笑话,收获的只有一种精神优越感和一种莫名其妙的精神洁净感。我没有自己的帮要混,这样做错了吗?我没有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难道就迷失了吗?
阿乙也说过“每一个选择了孤独的人,都走在少有人的路上。这个世界有一些人躺在泥泞里,看着生活把自己踩扁,而有些人拨开雾障告诉我们:人有活在云端的可能”。人最孤独,莫过于置身于一堆人当中。很天真没有错,错在瞎认真,如何在客观处境下生存是很折磨人的。放下、看透很不容易,参与就会有矛盾。活出自己独特的一面就好,只要活得耀眼、精神富足。
每个人也许都有机会失业,而每个人对待失业的态度各有不同。电影里的主人公靠自信、乐观和家庭的温暖摆脱了困境。对不起,这些我统统都不具备,如果有一天我也面临Vincent的窘境,可能会从此一蹶不振、一走了之,也可能会另起炉灶、涅槃重生。每个人都要努力的工作和生活,人生才算完整。这样的正能量我敬而远之,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
生活不相信谎言!我在浪费时间、我在挥霍时光、我在模糊现在、我在恐惧未来。如果我不再继续写下去,达尔闻在你孤军奋战时我可能是那个最佳观众,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