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拆不成器能力地图,知识框架职场焦虑

提升问题解决力,从输出开始

2018-10-20  本文已影响31人  5706520bfcb5

一年一度的招聘季已经拉开帷幕,不管校招还是社招,大家应该都在忙着刷题,如何在面试中回答得好,这似乎有点本末倒置。 你有思考过公司的诉求吗?优质的大型公司,他们在招聘大学生的时候,其实并不指望你掌握多少能够马上就能用的技能。

它考察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你是否具备问题解决力,也就是你有没有设定问题,然后想方设法、协同他人解决它的行动习惯和思维习惯

每一个课题,或者是一个微型创业,本质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提出问题-查找资料-提出方法-解决难题

如果你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不管你以后遇到什么难题,那都不是事儿。因为你有一套整理的思路,去解决任何问题。

我们来看一看问题解决的过程:

一:提出疑问

往往当我们遇到一些问题,我们会去从书中、文献中、资料中去找寻答案

二:确定问题

把问题弄清楚,你遇到的究竟是属于什么问题? 是头痛,还是脚痛

三:找方法

读书就是出主意,主意越多,你的解决方法越广,那么解决问题就越快

四:提出假设

从众多方法中,找到其中最可实施的一个方法

五:验证假设

去验证你的方法是否可行。

你会发现,往往人与人最大的距离在哪里?

在第三步:也就是找方法

往往遇到问题时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开始,遇到事情就打退堂鼓,然后拿个借口塘塞,算了,这么难,我就不做了吧。

其实,这都是因为,知识不够,学力不足,经验不丰富,从来没有想到,所以遇到问题时就踌躇难行。

所以本质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最大程度地提升你的学习力。

我们继续来探讨关于学习力

学习力的不二法则是:输入与输出。

但事实上,我们往往有了大量的输入,也就是input的能力,而最差的是什么?

是output,也就是输出。

input-ouput

你有了大量的输入,你的大脑空间装的满满的,但发现要你讲时,你确卡了壳。

比如:当请你介绍一本书给他人,这时,你可能记得的只是:这本书我看过,但我不记得了。

或者是:我们学习了20多年的英语,储备了这么多年,当意外地,一位外国友人向你问路,你只能回答:this , that ,用手指手忙脚乱地比划。

其实,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缺少了什么,缺少了output。

螺旋式成长法则

激发“自我提升”的法则是什么?

就结论而言,首先应进行“输入”,然后进行“输出”,最后再次进行“输入”,通过不断重复输入一输出过程的螺旋式上升结构来实现自我提升。

重复输入一输出的过程并不意味着在同一起点不断画圆。当你每经历一次输入一输出过程后,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自我提升,然后通过不断重复该过程而实现螺旋式上升,进而一步步提高自身水平。这就是“螺旋式成长法则”。换而言之,重复输入一输出过程就是最佳的学习方法。  

很多人问,那什么是好的输出方式呢?

输出四部曲:

第一:what: 这个知识点是什么?它包含什么内容?

第二:where 在哪些领域涉及到这个知识点?用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解释说明这个概念或知识

第三:application:我在实践中是怎样运用这个知识点的?

第四:border:知识都存在边界,它的适用范围及对立面是什么。

就拿今天的【输出】来看:

第一:输出就是使用信息,包括:考试、分享、运用等等。

而我们花在输出的时间远远少于输入,其实如果你开展大量的输出时,你会发现,输出能够充分满足了我们作为人的根本性需求及高层次需求,即“被肯定感”和“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在拆书帮就很好地涉及到输出,一是你需要将知识内化;二是带领他人学习,也就是教他人学。这就是最好的输出方式。

第三:我有一个不错的习惯,那就是分享,当学会一个东西之后,去尝试去讲给他人听,在分享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同时也会引发他人的一些思考。

第四:输出的边界在于:何时何地分享,在何场景下分享,分享给哪些人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通过今天的螺旋式成长法则,你收获了什么? 请你尝试着输出:

1 今天的知识点是什么

2 我能想到的案例有:

3 我在实践中是怎样运用这个知识点的?

4 这个知识点的边界,以及对立面是什么?

最后分享大家一本书:《学习的精进》,希望你学习之后,也能及时地输出给他人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