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笔记2016
传习录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今天看传习录,看到上面这段话,论语里面也说克己复礼是为仁。
克制自己的欲望,要克制到什么情况呢?
对于我来说首先应该学会适当的克制自己的欲望,至于以后可知道什么程度,那是以后高级班的事了。
2016.10.21
今天在想《传习录》《论语》等等,都在讲什么呢。老是讲存天理,灭人欲。是否这些都只是在伦理学的范围内讲的呢。就是讲如何做人的道理,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他人。
如果这么理解,王阳明讲的心即里就可以理解了。就是说做人的道理主要是符合良心。
就是说最重要的是做个好人,然后才是做事。
这好像不是现在的我的首要问题了呢,做人做事,现在做事的问题更能困扰我吧。
不要说做事即做人,做事即是做人的说法只不过是把做事当中的人际关系学,还有态度问题,等换成了做人的问题。
就好比一场足球比赛,从开始到结束,九十分钟当中,你并不会去考虑这个前锋人品有没有问题,那个后卫有没有偷税漏税。做事就是做事,做人就是做人,要很好的分开。这好像有一种职业精神在里面,中国人所欠缺的吧。
2016.10.22
唯一,诚一,君子素其位而行。
君子作学问只一件事,无论何时,致良知也。凡是一念发动处都要去致良知。
2016.10.25
今天把《传习录》看完了,对于王阳明的学说有了一点点了解。
王学,应该如何归类呢,我想应该归到人生哲学里面去。哲学是干什么的呢,解释那些根本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提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要往哪里去。西方哲学都试着去回答这三大问题。
那么一个人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呢,我当然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为什么想在这方面有所了解呢,无非是想去追寻人生的意义,使自己的生命更加的有意义,减少自己的烦恼,获得内心的平静。
在这方面很喜欢王阳明的学说呢,讲求向内,体悟自己的良心。不是说向外去寻求,去回答那些诸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问题。
王阳明的学说是有一些唯心主义的地方吧,但是我的理解呢,作为一个现代人,当然接受了宇宙万物自然生长,存在的事实,这些客观存在,跟你的内心完全没有关系。但是如果你刨除这些纯粹客观的东西(这些存在在你降生之前存在了亿万年,在你死去之后还要存在亿万年),把你自己加到这个世界当中去,王阳明的学说就变得无往而不利了。
哲学如果不能指导生活,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王阳明讲格物致知,格者,正也,物者,事也。知为良知。又,什么是事呢,讲一念发动处即是事。
就是说无论干什么,都要符合自己的良心。确实是,初看上去多么简单,但是如果你实际去体悟,去做,又是多么的难。
良知是知善知恶的,你的良知知道,并且会告诉你应该如何去做。你所要做的就是,致知。破除你心里那些遮蔽了良知的乌云。良知是核心,是根本。
其他那些诸如:君子慎其独,孝顺父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良知的外在表现。
那么如何去致良知呢,首先要诚意。
《大学》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诚意者,勿自欺也。几个字就道尽了诚意的根本。有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但是我们会给自己找到很多的借口不那样去做。
就好比让父母帮你带孩子,你也知道带孩子非常累,但是呢你会说,啊,大家都这样啊,我工作很忙啊。好吧,如果这样说得通,然后呢,父母帮你带孩子,实际上也是一种工作,你给钱了吗?你又会说,啊呀,爹妈吗,还给什么钱,反正她们也没什么别的事。你心里会不知道这样不应该?只是自私的天性使你把这些问题选择性遗忘了。
诚意,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坦诚的面对自己。我们这个自己无疑是自私自利的,你要教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