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的碎片化时代阅读方法——如若无法回避,何不为我所用!
刚刚学习了秋叶老师带来的课程:《信息爆炸时代,高效阅读的三个秘密武器》,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及想法。

001 碎片化无法规避
从手机上的健康使用手机功能,可以看出自己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以及锁屏开屏的次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天打开手机锁屏的次数高达120多次,平均每6到7分钟就要开一次手机的屏锁。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的时间都被手机被网络无限的碎片化,有多少人能够改变这个现状呢?我想绝大多数的人,必须直面这个时代和实际状况。
002 顺应时代为我所用
既然无法规避,那就让他为我所用。我们需要在学习,在这样一个信息流时代,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和学习,以提高阅读和学习的效率。
而事实上,在线的这种年纪学习也有很多的好处,比如信息量大,形式丰富,还可以从用户的互动评论当中,可以看到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观点以及案例等等。
003 碎片化阅读法
要避免漫无目的的浏览,这样纯属浪费时间。所以首先要带着问题读,要想清楚,这次阅读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步根据问题预设关键词并速览文章,遇到有预设关键词但内容可以适当的放慢阅读速度,了解文章的观点。
第三步读过之后也不需要做笔记或者收藏,没有任何价值的文章,或者人云亦云的直接忘记,可以写出自己的体会,或者马上去给别人分享。
004 观点总结
用一句话来总结秋叶老师的分享:信息大爆炸时代,要培养用关键词搜索有用知识的能力。
005 甜点(方法推荐)
便签学习法——不管是微信,微博,头条等等各种媒体平台上看到的文章,都要首先确认文章和自己的关系,接下来可以通过下面四个步骤来拆为己用!
* 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文章知识。(I)
* 知识的前因后果和适应边界。(I)
* 联想自己的经验、经历和所见所闻。(A1)
* 制定目标和具体方法(A2)
未来以来,我们需要积极应对!
如果实在无法确定文章和自己的关系,或者不知道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可以问一下这八个问题:
前(前车可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是怎么出现这个问题的?
因(相因相生):都有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还有其他人能帮我思考,给出更多选择或可能性吗?
后(以观后效):若这个问题解决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那是我期待的吗?
果(自食其果):如果我什么都不做,会发生什么?
适(适得其反):有没有人不同意我对原因的假设?有漫有不符合这个假设的实例?
用(使用条件):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放益,考虑态度能力…)?这件事可以用其他什么方式来完成?
边(旁敲边鼓):有没有可供借鉴的情况?其他领城/行业/人如何解决类似问题?
界(楚河汉界):无论是不同的意见还是类似的问题,它们和我的思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