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扮演过“拯救者”的角色吗?
小艾和小李正在进行沟通姿态的体验与练习。
艾:我有一个觉察:我妈妈讨好我爸爸,平时都听我爸的,煮鸡蛋,自己舍不得吃,2个都让我爸吃,买豆腐脑也只给我爸买一碗,她宁可自己喝剩粥。我指责我妈妈没有自我,不知道疼自己。
李:你妈妈自己怎么想的,你了解吗?
艾:她认为她身边多数和她同龄的农村妇都是这样子的,好吃的留给丈夫是因为丈夫要下地干活,现在条件虽然好了,可是自己习惯了。自己能做饭就不买饭吃,担心别人说“不过日子”“败家”。
李:妈妈这样想,你感受怎样?
艾:替她着急,她不愿意改变,好多事感觉自己的努力白费。
李:还有什么事让你有这样的感受?
艾:还有每次回去给他们清理饭橱冰箱,一点点咸菜也留着,梆硬的月饼蒸的软热再吃。到现在一直没放弃吃猪油,认为香,我说这油不好,人家也不听。给她买了新衣服,放着舍不得穿,说在家没事穿旧衣服干活随意。看着去我家串门的邻居老太太们穿着新衣服,我心里感觉有点过意不去,没面子。
李:你这么做为了什么?
艾:为妈妈好,让她过好点的生活。
李:妈妈的感受呢?
艾:我妈妈总和他们过去的生活比,感觉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反而觉得我这样做多余、浪费,每次看见我清理食品、衣服,妈妈就指责和阻拦我,有的扔了还捡回来。吃猪油这种事她不认可我的说法。
李:妈妈眼中的好生活还有什么?
艾:老人家“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认为稳稳当当、轻轻松松过自己的日子就好。
李:也就是说你认为妈妈生活的不好,你在努力帮助妈妈、孝顺妈妈,而你所做的或期待的并非是妈妈想要的。
艾:是的,所以感觉又累又失望、内疚,不能让妈妈过上理想中的生活。
李:如果妈妈过上你理想中的生活,你是什么感觉?
艾:有价值感,自豪感。
花开未必同频才好李:你一边指责妈妈,一边努力从妈妈这里得到认可。
艾:是,一边牺牲自己,一边得到妈妈的指责。
李:想象一个画面:一个女儿一直背着妈妈走啊走啊,妈妈让女儿放下自己,想按自己的方式按自己的节奏走,女儿非要妈妈和自己同频,继续背着前行,可是越来越艰难。是你的话,有哪些选择?
艾:先放下妈妈,有很多的可能性。再跟妈妈商量商量怎么办。
李:是的,当你背负着内疚时,会消耗你的能量。你本是爱你妈妈的,不知什么时候却多少活成了妈妈的样子,如讨好,指责。
艾:真是这样,我指责我妈妈讨好别人,我也在讨好和指责妈妈,我和妈妈互相耗能。
李:其实,妈妈的应对姿态是她的生存智慧。每个人活着都靠自己的智慧,所有的应对姿态都有意义。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与他人和环境互动的系统中,塑建自己的生命轨迹。父母作为独立的人,有些生活习惯已经形成很久,不是子女们可以轻松改变的,甚至根本改变不了。作为子女,也不要把自己固执地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父母,忘了环境的影响。不要以拯救者的心态去帮助他人,而是站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允许和接纳我们与他人的不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