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我的问题,都是“格局”的问题
2017年全国卷Ⅱ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海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认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最近一件事情一直困扰心头:跟一个人的关系有点儿僵。
这时候最好的做法,要么保持良好的沟通,要么,该干啥干啥;但我发现自己偏偏选择了最不好的方法:内耗。
很多朋友都遇到这样的问题:情绪上的内耗,不仅浪费时间,还消耗意志力,如果持续太久,还会拖自己的进度。
有人说,你别困在情绪里面就行了。
但我觉得,这不只是性格的原因,还跟我的“格局”有关。
什么是格局?
格局,就是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认知。
大到整个世界、小到一件小事情,它们在我们眼中是什么样子的?就是我们格局的反映。
格局不仅包含了性格,还包括一个人的眼界、肚量、智慧和胆识。我们做什么样的选择、做什么样的决定,都受到自己格局的限制。
当我因为跟别人关系闹僵了而不开心,是性格原因(特别开朗、或者神经大条的人就不同);当我因为不开心、而没心思去做该做的事情,是肚量不足(放不下、看不开);当我无法厘清这件事的缘由的时候,是智慧不够……
这些加起来,就是“格局”了。

格局是困住青蛙的那一口井
那年我参加成人高考,临近考试了,有同学在群里面问:谁有语文课的笔记啊?
接着有好几个同学也提了同样的问题。我说我有,然后就发邮件给他们了。
后来,一个同学加我微信说,她找另一个同学借了笔记,对方担心她会考得比自己好,就没借;我却二话不说就借了。
我说:怕什么?今年重庆参加成考的,有好几万人呢!你比一两个人考得好,有什么用……
那个不肯借笔记的同学,只是在和同班同学比较;而事实上,全重庆市的考生都是我们的“对手”。
只是,他的格局把他困在了眼前。
道理都懂,但是...
既然道理都知道了,为什么我不能把格局提高一点儿?比如,该沟通的就去沟通、该放下的就放下啊!
事实上,处理一件事情很容易、改变格局却非常困难,因为前者只是一时的决定,而后者却涉及到性格的转变、眼界的提高、胆识的修炼、智慧的增长……仅仅是改变其中一项,就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还需要足够的“阅历”。
就像一个刚从学校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如果要创业,就很容易踩到坑里去。即使他听过10位创业家的分享、读过100本创业的书、知道1000种创业失败的原因,但他的眼界、肚量、智慧和胆识,都不足以撑起一家企业。
格局的修炼,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拥有格局的人是什么样子?
我见过最有格局的人,要数秋叶大叔和古典老师。
秋叶大叔的头衔很多,大学副教授、创业公司老板、畅销书作者、PPT大神、网红、在线教育平台导师……
但他却一直在培养小伙伴,为他们铺路、鼓励他们超越自己。于是,他的不少学生都开始自立门户。

古典老师的名号就更响亮了:新精英生涯创始人、国家认证《生涯规划师》导师、中国职业生涯教育专家古典古典全球职业教练(BCC)中国区首席导师、百万畅销书作者......
而古典老师却花了很多精力打造的学习平台——“橙子学院”,帮助迷茫的年轻人看清眼前的路。

秋叶大叔和古典老师最大的共同点是:他们做的很多事情,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怀着一种“使命感”。
这一点,我知道很多人不能理解,我自己也不完全理解。
不能理解就对了。
龚自珍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言下之意就是:你的格局在庭户,你的世界就只有一间屋子那么大;你的格局在天下,你的世界就包容了四方......
也许,当我把注意力从眼前的小情绪上转移开、放眼到更广阔的地方时,就能理解秋叶大叔他们的做法了。
那时候,我的格局才能真正提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