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我爱读书人物

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

2019-08-18  本文已影响6人  19b4f3060556

首发于公众号:孤独会开花

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

在残红如血的晚霞中,一个赤身裸露的女人卧躺着。蔓草湮路,她背对着我,流泪亦或是安睡。却瞬间抓住了我,那抹充斥着原始而蓬勃生命底色的炽热光彩。

初读余秀华时,源于央视对“脑瘫诗人”余秀华的采访,以及轻佻、惊世骇俗的一句“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我身体里的火车
油漆已经斑驳
它不慌不忙,允许醉鬼,乞丐,卖艺的,或什么领袖
上上下下
我身体里的火车从来不会错轨
所以允许大雪,风暴,泥石流,和荒谬

我读余秀华读诗歌并不多,但读过的都有种迟迟难以忘怀的震撼,似乎是源自人类命运的共情与共鸣。

她从不拒绝生活的无情捶打,哪怕这是风暴或泥石流,她也不惧怕外界的声色犬马,这种笃信与不慌不忙,是她面对失败人生的姿态,纵使背负的是耀眼的孤独,也一样义无反顾。

反正是绚烂,反正是到来,反正是背负慢慢凋残的孤独,耀眼的孤独,义无反顾的孤独。

她的诗仿佛是从沉睡已久的死火山中喷涌而出,是从残缺不全的身体中匍匐钻出。

卑微而孤傲,轻佻与失重,冲击与对抗,隐忍与决绝。

我不能自诩洞明世事。从过去到今天,我一直是一个寻觅者,但我已不再寻求于星辰和书本之间,而是开始聆听自己血液的簌簌低语。

读到她的诗歌,就像一个从未见过大海的孩子,习惯了浅水区的嬉戏,到了深水区才连连发出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大海啊”,自此便不愿离去。

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

我不知脑瘫、农村女性、诗人这些词放在一起可以迸发出怎样的火花。这部《摇摇晃晃的人间》也由于巨大的争议,一度被禁止上映。

纪录片讲述了余秀华从农村妇女走向富有争议的女诗人的经历,以平淡而绝情的口吻构绘这摇摇晃晃的人间。

生活的窘迫、农村的封闭、丈夫的浅薄容不下一个人的风花雪月,容不下一个人从容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容不下一个人笃定地表达生活的热爱。

所有的热爱与憧憬在坚硬的现实面前都变得无比狼狈不堪,写诗似乎已成了对生活的无情挑衅。

她的身体和灵魂像是一对连体婴,你必须同时接受,否则撕裂的结果是惊艳与悲凉,血流成泊。她的诗歌,也同样充斥着这种尖锐的对立。

她的个体与作品时常失去了必要的界限,是两者共同的密封性反复激起了人们的阅读欲。

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

她的摇摇晃晃是寻找自由的舞蹈,是一种带着残疾镣铐和世俗枷锁的无物之舞。

读懂她的诗歌,也恰恰需要我们理解这种摇摇晃晃,而非当然惊讶于残疾或异己。

“这个刻奇的世界,各种观念辗转流毒,我们猎奇,余秀华猎艳。彼此相安无事,这才是正常的。拔高或贬低,同情或谩骂,都是多余。”

她的猎艳何尝不是对爱情的渴望、生活的反抗,她的诗掷地有声,不飘浮于世,她不甘心就此向生活妥协。

他一定知道,我灵魂迁徙的方向。知道一只鸟托着夜色起飞的负重感。
他的静默,是另一处等待,无名,无望,又热烈。
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

这些诗里,余秀华把自己当作肉身,泥沙俱下,血肉冲撞。它们让人读得胆战心惊,几近触摸到存在于诗人灵魂上的伤口。

这样到诗句谁敢大言不惭地说它没有力量?

一个能够升起月亮的身体,必然驮住了无数次的日落。
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

难道还有明天,

可惜还有明天。

在这个摇摇晃晃到世界,她依旧需要摇摇晃晃地走下去。

正如影片到英文名一样,still tomorrow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