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
2022-01-27 本文已影响0人
美梦成真_a9dc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矣,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是重大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
感觉曾子的话很有力量。士的这种追求,是一种贴近天道的自觉,是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精神境界与使命意识。我常常想,为什么古人能有这么高的境界,看问题可以如此的深远,而我尽全力也只看到其表,未解其髓。根源在哪,是心法不对吗?
如这次和妈妈讲起喜欢儒家的入世和作为,不喜道家的出世不作为。母亲盈盈笑语:“历史上厉害的人物都出自道家。儒家和道家只是主张不同。道家主张乱世出,平定有序后功成身退;儒家主张顺世主政做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查了资料越王勾践时的范蠡、齐国宰相管仲、战国的孙子、汉代张良等等这些一等一的人才还真都是道家所出。母亲还说,儒家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解决人的习性;道家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的欲望;佛家是讲人与心的关系,解决人的情绪……说得我一楞一楞,自以为熟读懂解就可以了,要张口即来,运用自如,懂其表,也理解其真正的内涵,还有很深的功课要做,这次被敲打地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