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一直以为付出就有回报

2018-04-30  本文已影响0人  Jasonjiangsmile

这些年来,我一直以为付出就有回报,所以自己学习很刻苦,广撒网,多敛鱼。

记得在大学里准备考试的时候,抄起课本就开始地毯式复习,从头看到尾,练习题也做过很多,结果淹没在茫茫的知识的海洋里,搞得人精疲力尽,但是考试结果并不是很理想,和自己的付出不成比例,因此自己也很苦恼,老是怨自己笨。还有经典的经历是准备英语六级考试,自己背单词,从A开始背,背到B就开始慢下来,然后止于C,费神费力,但是效果不理想,简直是事倍功半的典范!

直到最近看到古典老师的《跃迁》才意识到,做事情不是靠全面开花,而是抓重点,要更少更好。他分享了一个巴菲特的故事,他办公室有一张海报,是美国一位顶级的棒球手,一般人的击球率达到0.3已经很厉害了,但是他的击球率能够达到0.4,全美只有两位棒球手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而他是其中之一。他的秘诀是什么呢?秘诀就是:只击打进入甜蜜区的球,提高击球率。对于那些没有进入甜蜜区的球,不管如何诱人,也不去击打。正因为坚持这个简单的法则,所以才能保证了超高的击球率。这和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不谋而合,在美国股票市场上有上千种股票,但是巴菲特关注的股票不到50种,只关注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股票,和自己有能力理解和判断的股票,保证了高收益的概率。对于自己不容易理解和判断的股票,不管如何诱人,也不去接触,例如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关系很好,应该很容易了解到微软的信息,但是巴菲特并没有购买微软的股票,因为巴菲特对科技股不是很熟悉。棒球高手和巴菲特的理念再次证明了做事靠抓重点,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

这让我意识到自己应该集中兵力于一处,但是应该集中在哪里? 我苦苦寻觅。

以前自己看到什么课程热门就报名什么课程,看到别人在学什么,自己也去凑热闹,然而,自己学习了很多,但是到解决问题的时候,依然是一脸迷茫。时间和金钱花了不少,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没有提高多少。

为什么会这样?我苦苦思索。

直到我看到古典老师的《跃迁》,我才意识到提高能力不应该以知识点导向,应该以问题导向。  如何以问题为导向?古典老师给出了建议:准备问题清单,收集问题,解决问题。下面是我自己做的一个问题清单例子:

这些年,我一直以为付出就有回报

发现运用这个问题清单之后,我发现自己不再去漫无目的地去学习,不再随波逐流地学习,而是以问题导向,关注自己列出的问题,寻找问题相关的知识、资源和专家,解决问题,同时,自己没有那么焦虑了,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明确了。

这让我意识到,以前学习只是获得一种虚幻的安全感,感觉没有虚度时光,但是能不能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多少问题,从来没有真正想过。


以前读书要求自己要记住全部的知识点,生怕漏过一个小细节,笔记做了一大堆,但是并没有应用,结果是书是读完了,但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正如Angie的《学习力》建议的,读一本书,如果能够找到三个点来改变改变自己,那么那本书的成本就完全收回了。 因此,学习不是看学了多少,而是运用了多少。


以前碰到困难和问题,只靠自己思考,靠自己的开悟。记得自己以前做投产项目的时候,自己经常加班到晚上九点多,不知道寻求领导和同事支持,自己累得半死。现在自己知道寻求高手的帮助了,因为高手的一句话点拨,可能胜读几年书。我之前对即兴演讲很畏难,不知道讲什么,所以有时候上去就会紧张,满头大汗,但是在今年参加俱乐部即兴演进比赛之前,和演讲冠军大卫分享了一个技巧,当听到题目的时候,大脑中冒出的第一个词的时候,紧紧抓住她,然后进行扩展。我不知道是否管用,但是就去尝试了一下。当时比赛问题是,假如有一百万美元,你会做什么,主持人刚问完问题,我的脑海中就闪过一个词语-跑步!然后我就脱口而出,我要去跑步,然后逐渐拓展,去波士顿跑步,因为每个跑者的心中,波士顿马拉松是一个最终的梦想,因为波士顿马拉松的门槛很高,我但年龄需要跑进3小时10分钟,而我现在的成绩时3小时29分钟,还有一个较大的差距。波士顿马拉松还有一个渠道是慈善名额,我可以用这些钱买一个慈善名额,实现自己波士顿马拉松梦想。既然到了美国,正好有俱乐部的老会员一姐在美国,正好去拜访一下,一下子就和现场的观众连接起来了。剩下的钱还可以资助一下贫困儿童,给自己买一下房子等,整个过程畅快淋漓,获得了大家点一致认可。


只有解决问题才能有回报,才能让你的时间和付出成倍地回报。解决问题不仅可以靠自己,还可以利用高手的经验,迅速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梦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