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变聪明,凡事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2022-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zhuhuix

查理·芒格说:“想要变聪明,那你就要不断地追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01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经常会碰到一些专业的学科理论知识,

比如,在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沉没成本”,意思是指:

那些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支出,像已经付出的金钱、时间、精力等都属于沉没成本。人们往往会因为沉没成本,而在已经要注定失败的事情上继续下去。

对于这些知识,我除了要理解定义外,

我还会设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读:

有一天下班高峰期,我叫了滴滴打车,

系统提示预计排队要20分钟左右,结果等了半个小时还没叫到,

我本来都想放弃去坐地铁了,

但转念一想,既然都已经等了这么长时间,放弃又不甘心,

再等等说不定就等到了,

结果一等又等了半个小时,还是没叫到...

至此,我已经对这个知识有所掌握了。

但这还不够,因为我只知其然,还不知其所以然:

为什么我们会被沉没成本所牵绊?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你看,是什么的背后一定有为什么,

如果我想找到其背后更底层的规律,

就需要让自己保持深度思考,从当前层次继续追问深挖,

直至找到更抽象、更底层的原理能解释当前的现象与问题。

这个过程虽然会很困难,但一定能磨炼思维、提升自己。

就像查理·芒格说的那样:

“想要变聪明,那你就要不断地追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02

我认为,最底层的规律一定藏在思想的最深处。 

有深度的思想才能洞察现象背后更深层的原理。

比如,我掌握了“沉没成本”的知识,

就觉得很了不起了,

但你不仅局限于此,你还会在获得答案的基础上继续追问:

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发生?

为什么普通人都逃不脱这个规律?

这跟心理学上的“损失厌恶效应”相关吗?

有没有相似的事情能解释这个问题?

我好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你看,一旦你开始追问为什么,你的思维就会不断向下深入,

也正是这种“深度思考”,让你渐渐逼近问题本质。

所以,凡事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更像是一种研究思维:

面对问题,不满足于表面原因,以理性思辨思考问题的方式向下深挖。

一旦理解了这种思维方式,

你不只是关注答案本身,更会关注答案背后更底层的东西,

通过一次次的“追问训练”,提升自己的有效思考时间。

我们不妨用“研究思维”再来感受一下“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的好处吧。

当你火急火燎地要去解决某个“问题”时,你应先问问自己以下问题:

  • 为什么必须是我来解决?

  • 为什么这个问题事关重大?

  • 如果什么都不做会怎么样?

  • 对比其它问题,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么重要吗?

  • 这个问题的紧急程度,发生频率,趋势如何?

  • 可能等你回答完以上问题,你会发现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