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余生要活得潇洒自在

2021-09-06  本文已影响0人  半盏清茶慰人生

秋天,周未的傍晚夕阳西下,抚面而来的晚风让人好不惬意。小区广场上的长椅上、石登上都坐着周末里体息的人们。暑期将尽,孩子们都在尽情的玩耍,你跑我追的,蹦跳的,打球的,穿着溜冰鞋在滑行的似乎要把这暑末里的最后假期发挥到极致。

在二号楼前的一块草坪上。有一位中年人悠闲地倚在躺椅上,翘起二郎腿,笑容可拘的看孩子们在玩耍。草坪前的一排树把斜阳的光辉切成无数斑剥的碎片散落在他身上。一副悠闲自得的模样,让我顿生另眼相看之感,他是懂得生活之人,懂得劳逸结合之人。

他是一位水泥匠。平日里有人请他去做一些建筑的工作,砌砖抹水泥之类的。现在这类工人的工钱都比较高。他不象有的水泥匠出勤满满的挣多多钱,忙得不可开交,累成一头水牛。他一个月里大概就上半个月的班,看上去不是勤劳之人。

以前我是不喜欢这种人的。因为他不勤劳,慵懒,挣的钱够生活就好。在自小的意识里刻苦勤劳是光荣的。我的父母都是辛苦操劳一辈子的人,他们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我也曾经无数个日子勤勤垦垦,发奋图强。在曾经的那几年里,白天上班,夜晚加班,甚至连续通宵几夜。搞得自己身心疲惫,收获甚微。而那些同龄的伙伴们曾经是庸懒自得,打牌喝酒,现在都混的风声水起。后来我明白,只埋头苦干,低头走路,不抬头辨识方向的人是走不出困境的。

而现在的我更认为,人生的成功不是只获取物质财富的多少,而是有安宁的心灵,健康的身体,自由的灵魂,有爱,有精神的追求。

故乡老家旧房子前,以前住着一位老伯。他年轻时当过兵,后来退伍了。政府安排一个在外地的工作,他不去,一直就呆在老家。没有娶妻生子,一生过着悠闲的日子,也过着一贫如洗的日子。记得小时候见过他养过一房子的花,我们都把他家叫花园。父亲一提起他就说他太懒了。年轻时若肯去就职那份工作后面就不会过那样的日子了,或许还当官了呢。村里人也给他取外号“懒汉”。

直到后来,他在外地入赘的弟弟发生车祸死了,俩个姪儿无人供养就跟随着他回到他清贫如洗的家,从此开始过着半乞讨的生活养活两孩子到成年。这期间他亦然不从事体力劳动,靠着救济和别人捐助过日子,依然过的悠闲自在。

虽然我们不赞同他的这种活法,鄙视他的价值观。但他与我父亲比起来,一个懒惰悠闲随性的生活;一个勤勤垦垦,任劳任怨的一生。个体生命的幸福指数他更高。我们传统的儒家思想教导我们入世,要建功立业。对个体短暂几十年的生命来说,要那么多功名作什么呢?元代,陈草庵《山坡羊》: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迢迢,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现在想想道家思想也同样重要,它能调节疲惫的身心,更像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内心。

作家贾平凹说,一生不长,短短几十年,不要活的太累,该潇洒就潇洒,该自在就自在吧!我想从今往后我也崇尚这种生活吧,做老子的忠诚信徒,这一生既与富贵无缘,更不该活的苦累了。该潇洒就潇洒,该自在就自在吧。

2021年.8月.31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