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澄:他那七八个问题怎么用一个方法解决呢?

1
李俊彦,这个名字竟然在我的公众号里出现了14次,怪不得公司的妹子们说俊彦爱的是我。

最早认识他,因为他是我的公众号的读者,每天都认真阅读、想尽各种方法向我提问。后来,他发现原来我也是在威海,之后便跑去读书沙龙向我提问,想要把自己的困扰尽可能都解决掉。
这个小伙子1990年出生的,我很快发现他跟我很像,我27岁的时候还没有他这么努力呢。于是,我想尝试着带一下他,没想到很是靠谱,今年7月2日的钻石行动第二次活动,我就让他全盘负责,他在一开始主动地问了我期待、要求、打算等等的内容,然后再就没有找过我,把后面所有的事情都解决了。
可以这么说,那是极其完美啊,他还做了个网站:http://zs2.upwith.me,可以移步去看看。于是,我不仅在日更里给他找女朋友,甚至一度还想把我的研发助理和他撮合在一起。
我实在觉得他跟我很像,积极主动、全力以赴、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为人很柔和……各种词都可以用在他身上。公司的妹子们天天说我:“你就知道表扬俊彦,我们也很努力啊,你厉害就把他弄来嘛,我们不希望公司里只有你一个男人。”
2
于是,我们开始彼此勾搭。他因上一份工作非常零碎,没有办法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所以就辞职不做了。
看他也没有什么后续安排,我就直接让他来公司一起工作着看看了,他本来想要休息半个月的计划也被我打断了。当然,我有点武断,可是,我觉得一个男人,不要在年轻的时候休息那么久,正是拼搏的时候,姑娘们可以休息,男人要持续战斗,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妹子有休息的可能。
他这个S型的家伙,也不好意思拒绝我,直接就来公司了。我看他来了,就没有当他是个实习生,甚至想要给他一个全新的项目让他尝试着开始锻炼,这个项目就是目标管理小社群。
说实话,这个项目还是比较复杂的,我完成这个部分的构思都用了将近2.5小时,对于俊彦来说,确实不那么容易。但是,我需要的是这样的人:他可以自己定义工作目标,并且努力完成它;如果需要选择,他可以通过实践找到判断的标准;如果目标无法达成,他知道如何发起协作共同推进。
因为7月2日的钻石行动的优异表现,我希望给他压一下担子,毕竟,他以前都是追着我问问题的,即便某一件事情没有处理好,只要他能够去思考(因为他说不喜欢上一份工作的碎片化状态)、去发挥价值,我就敢于培养一个小伙子。
3
9月12日的晚会上,轮到他汇报情况,早晨安排的任务是:“安排目标管理社群接下来需要推进的任务和计划”,他汇报的时候说,任务推进为50%。
都说,情绪 = 现实 - 期待,在我的期待中,一个任务列表难道需要一天的时间来推进么?并且一天之后竟然只完成了50%?更关键的是,这个事情我已经在前面都捋清楚了,按照我的思路把任务写下来就好了,有那么难么?
我就询问了一下,俊彦说他没有思路。我听到了就更火了,“没有思路”是工作无法推进的理由?这是一个工作了5年的人能讲的话么?
但是,我也是个S,在管理上有很大的缺陷:那就是有问题的时候,并不能直接指出来,总是希望对方能够自己发现。于是,当天晚上我就大约提了一下,要求俊彦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他也解决了,这个事情就过去了。
紧接着,后来赶上了北京复盘会、他又去济南处理事情、要去医院做鼻炎的小手术等等,我就没有再跟进这件事情。
本以为他要10月才能回来呢,没想到,我昨天下午上班的时候,发现他竟然已经在座位上了。你既然来了,我就一定当你是个正常人用嘛,我看目标管理社群的推进虽然在有条不紊推动着,可是我觉得他对这个项目缺乏整体的把握。于是,我就邀请了梓畅大法师,希望俊彦给梓畅说一下,后面梓畅可以跟一下这个项目的情况,给一些建议。
这一聊麻烦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俊彦没有把事情说清楚,我又把这个事情从头到尾给梓畅讲了一遍。其实,我并不是很满意,一件事情我已经说过两次了,俊彦还不能把事情简单、明确地说清楚,这让我很打脸啊。
于是,我和梓畅都给他提了意见和建议,让他回去好好反思一下。今天,他就把反思提供来了。
4
他的反思地址是:http://www.jianshu.com/p/f643437f6e4e,我刚才打开看他的简书,发现他9月12日也写了一篇,正在为钱而内耗发愁的文章,可以移步去看看:http://www.jianshu.com/p/42a42793049f。
看来,俊彦最近的状态很不好啊。我读了他的反思文章,感受是:
- 罗列了要点,但是并没有给出结构化思考;
- 分析了原因,但是因为维度不够导致原因没有分析出来;
- 并没有给出一套解决方案来解决;
- 他依然停留在悖论层,自己目前没有能力走出来,我需要帮一下。
之后,我就征求了一下梓畅的意见,梓畅虽然非常严格、严厉地指出问题,但是,和我想的一样,她依然期待俊彦可以通过借助问题获得提升,而不是沉迷在问题中不能自拔。于是,她也同意让我来提出解决的思路。

你看他有七八个问题呢:工作没思路、优柔寡断、没有大局观深陷细节、遇到问题被卡住、盲目自大、拖延、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意义感缺失(其实,还有的就是他上一份工作关于钱的问题,我看这一个周里他也并没解决)。
俊彦只是一个27岁的小伙子,让他同时解决八个问题,确实有点难为他,我想了一下,我在27岁的时候,这些问题也是由肖杰老师、板砖博士帮我一点点开导和解决的。所以,我告诉他:当同时解决若干问题的时候,一定想办法将其结构化,找到各种问题的关键。
于是,我用情境领导力的构架方式,帮他形成了态度和能力的四象限,然后将问题做了重新的归属划分。之后,我并没有按照情境领导力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而是用主客观世界的分离方式,帮他找了一下问题的关键(见左下图):
- 在主观世界里(左侧),自己实际高度还不错,但是并没有达到自己满意的高度,所以,总是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满意;
- 在客观世界里(右侧),实际高度比较低,但是遇到的问题要超出自己的实际高度,自己无法解决,所以遇到挫败,导致意义感丧失;
- 在整个系统里(左右侧结合在一起),他会把自己主观的高度无意识地迁移到客观里,认为自己超过了实际问题的难度,就会出现骄傲和盲目自大的情况。
使用主客观的工具,一下子就把8个问题全部解释了,相当于这个解释系统对于问题来说是有效的,这本身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
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有一条:客观世界中,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降低下来,扎实做好每项手头的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萃取解决方法,在客观成果中萃取经验提升主观世界的高度。
5
今天实名写了俊彦的情况,是希望俊彦能够接着这个问题,以问题为踏板快速调整状态,毕竟,你犯错再多,也不如我犯的错多啊。但是,不用担心犯错,不用多解释,成长型心智这个词就足以解释,耐心地、扎实地做好每件事就好了。毕竟,你太像我了,并且按照同期计算,你比我好太多了,慢慢来,让自己进入良性状态吧。
同时,这个案例也给我很大启发,对于大量问题的时候,不要着急挨着条地给解决方案,不要急着分析每个单项的原因,而是去查看背后是否有系统关系和结构,能够在关键点上发力,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最后,每个人都在成长过程中,二十七八岁的时候,是自己价值观快要成型的关键时期,出现价值观冲突、自我认知失调导致的问题很常见,快快整理好自己,在客观世界里继续上路,才是成长的关键。希望每个像俊彦的年轻人,都能够顺利通过这个坎儿, 迎来下一个阶段的快速发展。

今天,我召开了“做自己的CEO”活动的宣讲会,讲得特别激情,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在交谈的时候先谈Why的价值和意义。我真的相信自己找到的Why,而那种相信也会打动、感染自己,让自己充满力量,也能够去影响他人。感觉特别好,很幸福的状态,希望把接下来的“做自己的CEO”全新活动体系建设好,让那些对系统感兴趣的伙伴,有个可以共同成长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