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梨花正清明

2023-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风磬竹吟

小时候,跟随离家在外上班的父亲,每当我身体微恙,吃食堂的他都要拿出绿皮小煤油炉,给我开点小灶。

父亲的煤油炉大概有六个捻子,底部灌入煤油,浸湿捻子,拧出来一起点着,就可以简单煮点稀饭,或者糖水苹果和梨子之类的东西。可想而知,用那个炉子煮食物得有多费事。

记得父亲经常用带手柄的洋瓷缸盛放食物,他给我煮过萝卜稀饭。稀饭快熟时,加入萝卜丝,端下来用另外一只小勺热点油,浇葱花、加盐,单人份一小碗热气腾腾的萝卜粥就做好了!

除此,晨起的搪瓷杯里黄澄澄的开水加糖冲鸡蛋也是病号饭的一种。而最难以下咽的,是父亲给我调制的糖盐水,自己吃的什么药记不得,只记得淡盐水里加了糖,那种口感实在奇葩,需要我就着馒头硬着头皮喝下去。

虽然生活环境的医疗资源比较匮乏,但在父母亲土方偏方和食疗中,我健健康康步入了少年。

离家在外读书,普通感冒都用大人传授的辅助方法自我疗愈。但有一次比较严重,吃过了校医开的药,卧床休息半晌,要去水房时刚出宿舍门,便头晕眼花,站立片刻就有气无力的顺墙晕倒,幸有室友相助连扶带拽将我扯回到下铺。

80年代的中专学校,一栋宿舍楼只有顶楼属于女生,课余空闲,有好友闲聊且帮着打水打饭,倒也无妨。但当她们都去晚自习时,偌大的宿舍,空空的走廊,连同虚弱的我感觉都被吞噬在无边的寂寞里。

不谙世事中,向家人写信诉苦,回信不仅有父母的鼓励,还有邮寄的药物和食物。身体虚弱不应是当下的状况,一定要让自己坚强健康。

豆浆粉和麦乳精的能量无穷,身体很快就康复了。再次走出宿舍楼时,已是一周以后,雨雪初霁,树梢有零星的点点春雪,簌簌扑面。

当我穿着姐姐用半月工资为我买的枣红色薄呢大衣,也是我生平第一件大衣,和好友相伴走在通往培黎广场那条逼仄的小路,寒冷已在嘴角哈出的白气中逐渐消散。

经过生活中的某个时刻,才能正切地感受到,健康对于身体之重要。

看见公园门口人行道的绿灯亮起,却怎么也迈不动腿,只好眼睁睁看着指示灯由绿再转红,这是年初我阳过第九天步行上班的情形。

平时步行上班只需半小时的路程,那天却走了四十多分钟,进办公室已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这是阳康之后自己恢复体力的过程,每天除了加强营养适当运动,无论料峭春寒还是风和日丽,都持续坚持步行上下班。这也是锻炼毅力的过程,始终相信,通过坚持不解的努力,身体素质会逐步恢复,免疫力也会不断提高。

前些年自己腰椎出了问题,严重的时候,坐一会腰痛的无法直立。有一次洗完头,自己弯着的腰僵住站不起来,于是垂着湿发扶住门框,自己缓和按揉了许久,才能慢慢起身。

后来去医院经过数天的针灸,稍有好转,之后按照医生的指点,自己通过瑜伽体位矫正和牵引拉伸,慢慢自己缓解。

那段时间在健身房,由于连续不断的拉伸,两只手在器械上磨出了一层厚茧。而健身房内大家努力锻炼的身影,却更能鼓舞人心。

虽然每天运动时间并不长,当下也不会带来什么改变,但逐渐发现自己有了归属感,心情也变得比较舒朗起来。

运动是保持健康最简单的方式,也是世上最好的解忧药。当感觉越来越难以支配自己的身体,适当多去运动,虽不能抵挡衰老的脚步,但是会让人增添许多活力,应对当下疲惫的灵魂和精神。

时光川流不息,数不清的人和事在重复在沉寂。但特殊时刻遇见某些相似的东西,却能让人记忆犹新,依然被深深打动。

譬如,去年年末时大家曾经疯抢过的柠檬、橙子、梨以及黄桃罐头,还有热搜视频制作的电解质水、蜂蜜萝卜、香油鸡蛋茶等,原来早在许多年前被我们的长辈已然实践。

就像上学时,父亲寄来的信笺,字数不多,但语言朴实:补充营养,加强运动,那些感冒咳嗽之类的小疾小病都会离你而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