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07744/624ce6deb0273f04.jpg)
我是1996年评的中一,也就是中学一级教师,那时我在县一中整整工作了十年。
到现在为止,职称评比依然是一个老师最关心的问题,因为评上了就能涨工资,而且能受用一辈子。对于一般老师而言,职称就是钱。我也不例外。
刚参加工作时没有评选职称这一说法。我记得开始时是1989年底,那时我在师大参加函授学习,不能回学校,是同事建彬帮我代填的表。按规定,参加工作第一年是实习期,第二年就可以定为中三,当时我已参加工作四年,越过了中三,直接评了中二。
开始的职称评选是全县一盘棋。不知什么原因,1996年的中一评选,县里给了一中7个指标,意思是一中只要递上名单就算通过了,这在一中激起了很大的波澜。
不要认为追逐利益就是心胸狭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争取的就是要争取。当然,这里的争取和老子的“不争”,不在一个层面。当温饱都成问题时,所谓的斯文,都是神经有问题。
当时一中校长是王新太,暑假后到一中主持的工作。学校出台了一个积分办法,我排了第五。在我前面有张国俊老师、吴文学老师等,都是我的老师和前辈。我很意外。
一天,在西教学楼后的花树下,王校长正好从他办公室出来,见到我停了下来,问我:“路福,你还年轻,给老同志让让,行不行?”
我知道他说的是职称问题,这几天是大家议论的中心话题。说实话,我离开高三教师的岗位,确实很失落。我也知道学校有考核积分,但根本不在意。任高二8个班生物课,除了看作业,其它不用过脑子,日子随意了些,也无聊了些。这次学校能考虑到以往的工作成绩,公平公正地按积分来,我很感激。
王校长浓眉大眼,一脸络腮胡,乍一看像个山东大汉。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是我一个学生的家长,后来成了县教研室的主任,曾邀请我出过全县生物考试题。有一年我在《邯郸教研》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在他的帮助下,我得了地区论文评比二等奖。
我知道按这样的积分办法,迟一年我照样领先,随口说:“行,听你的,你说让给谁吧,我没问题!”
他没有回答,可能我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我也没有追问,讪笑了一下,便走开了。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也许是为学校整体工作考虑,也许是某个老师找到了他,也许就是随口一问。
现在我经常想,世上的事都是“人在做,天在看”,无论对错,只要你付出了,总会有结果。其实那年评中一,一个1990年的县政府二等功证书,一个1992年的邯郸地区教学仪器先进工作者,一个《邯郸教研》的那篇《谈今后生物教学》论文,再就是那个地区论文二等奖,都有很高的积分。平日认真工作,没有翘过班,就连结婚时也是请了三天事假,教过的成绩大都不错,学校对教师的民主测评,我都是在前面。这次顺利评过,不是偶然。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那年评职称的相关内容,很多是马双林老师帮着整的,最后案卷回来了,档案袋的封面也是马老师填的。马老师的字我很熟悉,和他本人一样,圆润大气,我保存了好多年。
同龄人中,我中一评得很早,以至于后来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得也不晚,在此一并感谢帮助过我的领导、老师、同事,祝大家健康平安,快乐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