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

2022-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上官朵朵

好几天没有打开记录了,就证明过的还不错。

27号去了医院。医院位置很偏,蓝天,和街上的残雪。下了地铁换乘公交手机显示还要等20分钟,距离医院2公里,步行速度1公里/12分钟,我选择走过去。

好像预示着疾病,和我同方向的车靠近和远离都温柔安静,和印象里早晚高峰时的疾驰、嘈杂有着很大的区别。驶过的它们,背影里满是怜悯和祝福,大概我们都默许,这一程,死亡和新生相伴而存,奔赴只是给时间一个交代。因为快要过年,医院里人很少,和普通医院相比,没有急迫,追赶,这里来往的人行走说话都很慢。从马路口到挂着头衔匾额名字的大门不及门房保安到进入门诊大厅的路程远,或许是前半段有一个小坡的缘故,走起来更困难,所以慢。每一步都踩碎一些目光,推门的时候竟然带着些许轻松,有迎接救赎的感动。挂号以后,等了比较久,第一次在普通医院见到这位医生时情绪失控,声音发抖,而这一次,我把练习了很多遍的情况和变化跟他一一交代清楚。(我是在感到自己相比之前清醒了以后选择去医院就诊的,突如其来的轻快和之前的日夜颠倒既说明了好转,也说明,之前的状态是没有意识的不正常的。)我怕真的引起器官性损伤,倒是不想死。每天说着想要离开获得解脱的人,其实在很认真的考虑过死亡后,会理解死比活着更令人害怕,“永远结束”这个单一选项比“面对”“治疗”“嘲讽”“吃药”“痛苦”更让人踹不过气。我想,选择离开的人不是懦弱的,他们的决定需要更大的勇气。医生的诊断和提问很大概很普通,开了单子做一些检查,检查很快,好像也很专业,但很丑,脑袋上戴着各种线,答题诊的医生听见我的疑问便不敢再出声,她不是处于对我的尊重,而是,恐惧。各项结果并不出乎意料,抑郁状态,焦虑情绪,反应有慢。目前不用吃药,观察。我觉得医生还有别的考虑,他没有明说,我也没再问下去。但是我觉得,我们都暗自觉得对方已经明白,这种用疾病串联的默契,没有带来惊喜,也并不值得难过。

我从28号开始运动,到2号,身体的变化很舒服。昨天破防。昨天晚上朋友直播,12点开始,我跟到2点,今早起床9点半,家人以为我不舒服,又一次问我,我不想解释。到现在为止,状态不是很好。这种细微的变化,我不知道是来自于疾病还是对自己的约束能力不够,假期一点点在的过去,节日的气氛也渐渐淡了,没有人来人往的掩饰,可怕的窥探像是一张天大的保鲜膜从天而降,一层一层一层......覆盖,包裹,越来越紧。正午的阳光并没有比早晨更温暖,也没有黑夜褪去后天角落积攒起的光亮一下子喷出来,带来的反差那么让人感动。傍晚就更不用说了,夕阳里,晚霞和余晖放肆的嘲笑着惶惶而度的人们,生命一寸一寸的被轻易收回。这样的无力感,我经历过很多次,今天又一次重新感受,恐惧。熟悉还是厌倦,我也说不清。

一个人去看电影的路上,我觉得我现在的本事并不能通过写字养活自己,得另谋一个正经工作。但我排斥原来的环境,也没办法给自己一个更好的理由能够找到比现在更好的待遇的地方,毕竟年长的领导是真心地关心我。大概是伴随着这样的想法,12月的我进入一种分开的两个我的自我抗衡,待遇,现实,环境,心境,权衡了一次又一次,分开的两个我几乎快要从的身体分裂出来,于是,我扎进了“开心的捷径”:暴食。颓废,荒度,短暂的专注于某个场景,忘记,再专注,再忘记。我的两个我没有空隙出来,没有记忆的日子,好过莫名的不知所措。当我再次需要面对时,却依然不能释然,这个被世人向往的稳定环境终于成了我的牢笼。我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毕业的3年总要经历一个不知所措的阶段,试错的最大成本就是半路怂,但是现实里涌现的年少有为、步步为营,经历过毒打的社会人羡慕的“躺平”、“别错过”又让我一次一次的犹豫。从13岁初中毕业后,我就对书中东山再起的奇迹免疫了。不抱怨原生家庭,但我的接受方式却比别人的对抗更加讽刺,用证明别人错误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对的,愚蠢又可怜。

结果能扭转一切的言论导向,卧薪尝胆或者痴心妄想,在人人都教如何专注过程的年代里,我只想对自己说,傻子,逃不开摩肩接踵,断不了人言可畏,你流血的痛苦和狰狞没有怜悯,只有丑陋。

2022.2.4写点什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