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国学与传统文化哲思

【论语集解25】孝者,色难

2019-07-15  本文已影响5人  蕉下客deer

 【论语·为政】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大意】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难在顺承父母的颜色,为其忧而忧,为其喜而喜。有事,年轻人效劳;有酒饭,让年长的先吃,这难道就是孝了吗?

本章仍然论述孝道。此四章中,孔子与孟懿子、孟武伯论孝时,教他们不要违礼,不要让父母担忧,都是从外在的行为上说的。而与子游、子夏两位高徒,却是强调孝的情感内涵,这是对孝更为本质的要求。

何谓“色难”?有二解:

一解为保持和颜悦色的脸色很难。《礼记·祭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可见真诚的和颜悦色,乃基于对于父母深深的敬爱。然和颜悦色可发自内心,亦可伪装。若为伪装,则又为礼节性的“知和而和”。所谓“巧言令色,鲜矣仁”,光从一个人脸色的好看并不能分辨内心的诚意,故此解未尽其意。

另一解为东汉包咸说:“色难者,谓承顺父母色乃为难也。”“承顺父母色”,我的理解是为父母之忧而忧,为父母之乐而乐。《论语后录》解:“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问内竖今日安否。安,文王色喜,有不安节,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此所谓‘色难’是矣。”周文王当太子时,每天多次向宫内童子打听父王季今日心情可安好,若安好,文王就面露喜色,若有烦恼之事,文王也会随之忧愁,连走路都走不平稳。在父母有疾困时,会面带愁容,若孝子不体谅父母的忧疾,只一味和颜悦色,这是疏忽之过。我赞同此解。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此句中的弟子是指为人子、为人弟的年轻人。先生是指父兄,或说指长者。“馔”,有三解:一为食用,一为陈设,一为通“餕”,吃剩的食物。若为“餕”义,此句的断句应改为“有酒,食先生馔”,有人以为此断法与上一句“有事,弟子服其劳”恰对偶。此三种解释翻译成白话为:有酒饭,长辈先用;或有酒饭,先给长辈摆好;或有酒,吃长辈吃剩的,都是在强调长幼有序,故三种解释皆可。

“曾是以为孝乎?”“曾”字为副词,竟然、难道之意。难道这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孔子认为,有事,晚辈主动效劳,这是勤;有酒食,让长辈先用,这是恭。勤且恭,这只是尽了“悌”道,于父母之孝道却是未能完备的。“悌”是顺从、尊敬长辈,多为礼节上的遵从,而孝字里还要含有爱。爱是孝的实质,正如仁是礼、乐的实质。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如果没有“仁”,那礼、乐就失去了灵魂,徒具形式。所谓的“礼”和“乐”都应该发自于内心真情的自然流露,孝也是一样,它必须首先是一种心理情感的培养和表现。

子游和子夏,都是孔子晚年的学生,都隶属于文学科,两人学识渊博,但性格上又各有所偏。子游见解高明,工夫疏阔。《论语·阳货》篇中,“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17·4)子游在武城作官时,用礼乐来教化百姓,城中弦歌四起。孔子笑他:“杀鸡用牛刀。”古有“礼不下庶人”之说,盖因百姓每日忙着生产,没有闲暇习礼。而子游却让百姓终日奏乐,故孔子笑他不忙正事。而子游却反驳夫子:“你曾经不是说过君子学道就能爱人,小人学道容易指挥人。”驳得夫子无言以对,只好当众认错。难道让百姓停下生产,昼夜笙歌,就是爱吗?由此可见子游行道不务实际。

子夏则较谨严法度,照纲执行。《论语·子张》篇中,“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子游说子夏只教学生学些打扫和接待客人的末节小事,根本的道理却不教。子夏说,学习君子之道有先后的顺序,只要有始有终,就能从小事中见根本道理。可见子夏教学注重细节的工夫,难免也会有舍本逐末之弊。

根据两者的性格和行事风格,可推测两者在为人上,子游爱有余而敬不足,礼节上较荒疏;而子夏则敬有余而爱不足,细节上很到位,可诚意会有所欠缺。爱而不敬,非爱也;敬而不爱,也非真敬。故夫子以“敬”训子游,以“色难”训子夏,是针对其二人之短而纠之。

(2019年7月15)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