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书·影正能量

读书琐记

2017-07-03  本文已影响81人  米何
读书琐记

最近常常思考我究竟有什么业余爱好。似乎在这方面我很没有定性,兴趣广泛,什么都想尝试,然而往往浅尝辄止。想一想能持续到今天,养成了习惯的,大概也只有读书了。

(一)

小学的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三国演义》和一些称为“红色读物”的革命小说。

印象中,我的启蒙读物是三国。三年级时,有一次赖在父母的床上玩,从爸爸的枕头底下翻出了一本白话三国志,爸爸看书一向有折角的习惯,也是闲得无趣,于是没头没尾顺着爸爸的折痕读了下去。写的是庞统在落凤坡殒命的一段。那时我还从没听说过庞统是何许人物,但是书改编的挺有几分文学色彩,描写庞统急红了眼的样子描写的很生动,死前的一番表白苍凉而伤感,很快吸引了我。爸爸看我看的很认真,凑过来一看,不觉好笑,给我讲解了一番,并引导着我看这本书。起初时我很兴奋,但是毕竟还小,也闹了些笑话。曾经问过妈妈:“妈妈,刘备是女的吗?”妈妈很奇怪,问我为什么这么问,我指着书上说:“他们为什么管刘备叫公主呢?”细看之下,发现是主公,闹了个大红脸。后来,我开始很艰难的阅读《三国演义》,正好那个时候央视拍出了连续剧,两下一起看,很是着迷了一段时间,尤其喜欢缠着大人聊三国。别人看到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着迷三国,都表示惊奇,那一点点的表扬也满足了我最初的小小虚荣。

现在回想起来,颇有些感触。仔细想想,除了个别孩子真的从小天赋异禀,有着异常灵感,其他的所谓兴趣,大概也都是后天培养的,从最初意外而来的一点小小的虚荣,喜欢被大人夸奖,之后不由自主的想去保持,慢慢下去,演变成一种习惯,便养成了兴趣。想一想上学学习、或者学书法、学美术、学音乐,大抵都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不在于逼迫,而在于引导,给予孩子最初的信心和满足感,之后的路就会顺理成章。

那时候在小学,暑假作业里经常会有一项:阅读一本“红色读物”,写一篇观后感。我的家庭本是革命家庭,对于这样一项作业,我从来没有敷衍过。爸爸妈妈会给我找来一些书,比如《红岩》,比如《欧阳海之歌》,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时候,则是教我背诵毛主席诗词。那时候还小,并不理解所谓信仰,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直到今天,也仍然是一知半解,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一段历史的我们来说,这种感觉很难切身体会。有些精神,只能感佩。

(二)

上了初中,我开始完整的阅读四大名著。《红楼梦》是接触的比较晚的一本。许是担心这种书引发早恋苗头吧,早些时候妈妈并不支持我看。开始被它所吸引,是因为爱上了《红楼梦》中的诗词,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又底蕴十足,让人感叹不已。至于对书的理解,还是长大之后一次一次的阅读中慢慢品尝出了一些味道。

受父母的影响,初中时我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喜欢上了阅读历史小说和人物传记。看得比较多的是先秦时代和清初清末的历史故事。印象比较深的是家里有一本《东周列国志》,很老很老的版本,反翻竖版繁体字,阅读起来相当吃力,我努力了三回,每次都只看到半本就放弃了,想想还是有些惭愧。但是里面很多的典故让我一直印象深刻。清初的小说演绎和夸张的成分较多,有些还带了几分武侠色彩,营养有限。清末时期的读的大多是人物传记。喜欢唐浩明写的一些人物系列,比如《曾国藩》、《张之洞》、《杨度》,文笔很精彩。还读了其他的一些李鸿章、左宗棠、胡雪岩、盛宣怀的传记。不过要说到印象深刻,我还是很推崇一本《一代天枭——袁世凯》,作者张建伟也是后来电视剧《走向共和》的编剧。这本书夹叙夹议,很大篇幅引用中外各种史实记载,加以提炼和评价,第一次让我领略到了历史的迷雾重重与丰富多彩。

(三)

高中时期是我崇洋媚外的一个阶段,期间阅读的大多是世界名著,外国的文学作品。契机是学校为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发了一批“书虫”,就是一系列中英文对照的精简版世界名著,绿皮的薄薄小书,人手一本,彼此的各不相同,看完了大家交换。作为精简版,这一批书相当简练,基本上只是一个故事梗概。不过由于许多世界名著对学生来说略显冗长繁复,先看看大致情节,如果有兴趣,再去图书馆借完整版来细细阅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回想起来对于这些或许并不是真正的感兴趣,只是觉得自己应该去学习,应该去读。也算是如饥似渴,但是毕竟有文化差异,很多的只是浅尝而已,并不理解,也少有太深的感触。

不过说起喜欢的,当然也有一些。

比如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很欣赏这种过尽沧桑,仍然获得内心平和的境界。也很喜欢书里的一句话——天使快乐的三个因素:虔敬,纯洁和爱。

再比如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最早接触的是语文读本选入的一篇《交叉小径的花园》,惊异于他的构思之精巧,能在如此短小的篇幅里包含如此多的内容,情节令人称奇,传达的思想更令人称奇。之后去寻找了他其他的一些短篇小说,现在印象深刻的比如《环形废墟》《巴比伦彩票》《沙之书》《墨中镜》等等,他对于迷宫,时间,梦,镜子,永恒等等有着一些很玄妙的理解,确实很玄妙。

(四)

上了大学,脱离了父母的约束,读书开始变得比较随性。

一时兴起加入了一个书友会,起初为了履行会员义务,定期会购买一些书,多半是畅销书,有小说,有励志书,有学术和专业的,有艺术类的,还有些说不上是什么的文艺作品。收获当然是一些的,但也接受了很多教训。比如一些畅销作者,成名之后,书的质量每况愈下,字体倒是越来越大得吓人。几次之后,我再也不盲目的购买所谓的畅销书了。

小说总是更能吸引人,那时候看《诛仙》,看《哈利波特》,看沧月的小说,经常看得忘记了吃饭。

受同学的影响,大学还看了张小娴的许多小资文字。那时候我们在寝室还经常就此展开讨论,关于爱情和婚姻,关于男人和女人。也经常陷入那些细腻如织的感情,开心或者感伤。人似乎总有那么一段文艺得近乎矫情的阶段。后来,这些文字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后来微博盛行的时候,兴奋的发现了张小娴,赶紧加了关注,每天看到她写的一些文字,依旧是当年那样的细腻笔触。不过突然发觉我已经不再适应了。默默的删掉关注,那样的岁月和心情,一去不再复返。

(五)

之后的生活节奏变快,读书从上学时期的一种学习态度,慢慢变成了一种消遣。不再想着汲取营养,而是成了一种习惯,每天总要抽些时间,读那么一点,希望书能带来一些乐趣,调剂生活,陶冶性情。

在清晨,沐浴着轻柔温暖的阳光,或是在夜晚,沉醉于喧嚣落定的城市,执一卷书,捧一盏清茶,静静地享受书的乐趣,享受生活的乐趣。

读书,还是挺有意思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