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的开销
之前看到明星和《创造》等节目几乎一样,来分一点红利。在Z世代的市场下,开始娱乐生产。
一些炫耀性消费赋予更多的意义,有社交货币属性、。用身份模糊降低阶级差别,增强身份认同。粉丝的想象力是对偶像的伊甸园。
Z世代的消费观、粉丝对偶像的身份认同、一些女性和少部分男性为了标准而改变形体……甚至想象管理,不一定等于主流,但是造就的偶像,是人们在认同“打工人”后的又一道枷锁。对疲惫工作后,与偶像的“共同经历”里停止抱怨,并且习以为常。
这是种悲哀。但是偶像能走到工具的生产前,是因为有主流认可的平台,借助偶像的认同在转而认同自我,不就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吗?
原来的意识形态,现在是以生产偶像为意识形态,娱乐娱乐,还乐。没有去安排,省去了这些,把生产代替责任,用迎合年轻人的贴近大众感,来降低人们的追求,不就是吗?
国外的抹黑固然不好,但是有哪种是十全十美的,那凭什么说自己是完美的?既然能用“无完美”为借口开脱,那为什么不用“无完美”去认识差距?
为什么能用物质虚假繁荣和美国的生活水平比,再用疫情贴金,但是一提到民生就成了自己的事。那既然不能面面俱到,就不应该横加制止。谁把当神,把偶像当天神,那谁就是在作异众。民众就丧失独特,缺少思考。民众不应跟风。
消费社会,民众把消费当作一种生活方式,甚至Z世代成了市场,把人们市场化,把一些记者偶像化,而女性被物化,这种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吗?
为什么新的消费群体以张杨、唯吾独尊、社交货币为消费途径的时候,公司是去迎合,在社交软件让人们以为电子化的生活是生活的时候,为什么是在继续认可这是“现代化”?
社会是在发展的,盲目跟从和自捧的生活是种损失。为什么能一起分一部分市场份额,而继续把媒体当作什么?更固定地独立化媒体?
应该出台一些对于社交软件,对电商的一些规定。消费社会不等于消费的时尚才是时尚,身份的价值不等同于消费的多寡。只有人们发现生活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不是价格定义的,那才是真的生活中的消费。不是消费生活的单元化结构产生的消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