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可怕的惯性思维

2017-04-15  本文已影响0人  黎落清音

一、解决问题中常见的盲点

在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的习惯性思维就是以下几点:

1.评估问题的严重性

2.找出问题出现的根源

3.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4.执行方案

这是一个合理的方法和步骤,但是却有一个关键的地方被忽略了,那就是人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而且这一切行为的操作者都是人。光靠一个人是很难完美的去解决全部的问题的,人多力量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理方式,我们还要集思广益,听取他人的见解。

在工作中一个问题能不能顺利解决,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协助的,因此我们还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说服上司,让他支持我们的方案。

2.说服同级,让他们帮助我们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3.说服下属,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执行方案。

以上几个方面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别人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很难顺利进行更好的工作安排。

非洲有一句格言:如果你想走的快,你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的远,你就一起走。就是告诉我们要乐于合作、善与合作,有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水涨船高。

二、收集人际反馈

在工作中我们,我们总是善于去收集旁观者,客户的反馈,却很少去收集身边亲近之人对我们的看法,觉得他们接受我们性格中的所有面目都是理所当然的,常常忽略他们的感受。就像之前网上很流行的一句话一样:我们都是远视眼,模糊了离我们最近的幸福。

有时候,人和人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就是这么产生的:

我不问,你不说,这就是距离;

我问了,你不说,这就是隔阂;

我问了,你说了,这就是尊重;

你想说,我想问,这就是默契;

我不问,你说了,这就是信任。

一个人不可能完全读懂另一个人,懂了,就不寂寞了。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一定要多主动去倾听身边人的建议,及时和他们沟通,完善自己,让彼此的相处都更加舒服和妥帖。

三、追求完美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即使是维纳斯,也是一种残缺的美。

过分追求完美只会让自己陷入一种追求完美的漩涡中,导致自己产生不自信和自我怀疑的恶性循环。

人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修正的过程,渐渐达到让我们满意的状态,趋近于完美。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