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简友广场想法

“望从吾辈仰望星空。”

2020-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林不梦

文/林不梦

​01

今天,在案板下学习的小女孩上了人民日报。

我转手就发到弟弟群,发出了来自灵魂的拷问:“你们有什么理由不学习?”

迟迟未开学,高一在读的弟弟并没有跟着统一步调上网课,而是每天睡到很晚才醒、吃饭、躺着玩手机,到晚上洗洗睡觉,日复一日。

还有因为老家没有网络上网课、来我们家小住的表弟表妹,也几乎没见他们上网课或学习,整天拿着手机玩游戏、刷抖音,日复一日。

我和奶奶,当然还有更多人,苦口婆心地劝说过,也破口大骂过,他们依然我行我素。

感觉他们年纪轻轻,就已经像一滩死水。虽说不能随便给一个人、特别是少年人的未来下定义,但未来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现在的基础上。

尚且不知以后是否有变数,但从他们在该学习的年纪只会享受的现在,我仿佛可以预见他们的未来。

02

亲戚家里和大弟弟同龄的小伙,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去打工,最近回到村里,说工厂出不了货,没活干,只能回家。他的爸爸也在工厂打了一辈子零工,因为没活过年后就一直待业在家。

在我们这样三四线小城市的农村,大多数人都重复着这样的人生:早早辍学,去工厂打工。因为不上学所以也早早结婚生小孩,如果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孩子长大后依然会重复这样的人生。

我是在村里上的小学,由爷爷奶奶带大,父母外出务工。在我很小的时候,家人就告诉我一定要好好读书,不然以后长大了要去工厂打工。

我当时并不太懂去工厂打工是什么概念,只知道不好好读书会被骂、会被打,会被家人不喜欢,甚至“被丢出家门”(当然,这是恐吓,但我信了)。我害怕被骂,也讨厌被骂,既然好好学习可以让大人们骂我少一点,我何乐而不为呢?

等我到镇上读初中时,小学同学陆陆续续辍学打工。等我到县里读高中时,听说小学同学里只剩下我和一位男同学还在读书,有几个同学结婚并生了孩子。

高一前的那个暑假,有个比较熟的男同学要去当兵了,临走前叫上我和几个同学去聚聚。

我还记得那是个月亮很圆很大的晚上,我们在天台上吹风,已经去打工的同学说着流水线多枯燥,后悔以前没有认真读书,突然地话题就引到了我身上。

“我们读不了书,一辈子可能就在工厂混日子了。你是我们中读书最好的,要好好读书呀,以后过上不一样的日子!”

大概是那时候起,我对读书意义的感知,不再是大人随意画的一张大饼——“读书才能有好未来”,而是为了逃离同学口中的枯燥、令人麻木的生活。

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我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这就够了。

03

高考结束的那个暑假,我去工厂打工,对流水线工作有了切身体会。

堆满货物的大车间里,头顶上的大风扇呼呼吹着,每人坐在流水线的一个固定位置上,机械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无聊乏味,但又不能开小差,不小心做错了会影响整个流水线的进度。每小时工钱12元,一天8小时下来还不到100。

原本我还想着晚上回到宿舍可以看看书,结果结束一天的工作后累得不行,压根不想思考,也没电视看,洗完澡后就躺在床上听工友聊天。

她们说有时候加班加得多,一个月能有四五千块钱。我问每天干一样的工作,一做就是四五个小时,不累吗不烦吗?她们回答当然又累又烦,但是没读什么书,就只能做这些容易上手的工作,也怨不了别人。

我在工厂只待了不到半个月就逃回家,挣了1000多。这十几天内,像螺丝钉一样地工作,吃饭、玩手机、睡觉,感觉整个人都麻木了许多。

我想,我以后一定不要过这样的生活,这样乏味无趣、一眼可以望到头的生活。

大二我开始当大学生家教,每小时50元。对比起在工厂的经历,家教轻松太多也更有意思。

后来读了研究生,在某个机构兼职化学教学,时薪120,周末一天勤快点上8个小时,差不多就有1000,和我做了10天流水线工人的收入持平。

原来,大人们以前告诉我的“读书能挣钱”是真的。我知道自己不该那么庸俗,将读书和钱挂上钩,但对于我们这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来说,花那么多钱和心力送一个孩子读书直到上大学,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投资,如果看不到点实际上的回馈,估计要怀疑人生了。

在陶冶情操前,首先要解决生活中的食粮。所以,原谅我,现在的我对读书能让挣钱更容易一些的好处比较深刻。其它的好处,我想以后会领悟到的。

以前有些亲戚会笑我:“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现在大学生满地走。”后来听说了我补课的收入,感慨我一个月去上4天课就挣到了别人在工厂上班一个月的钱。我只是笑笑不说话。

看起来轻轻松松,谁又知道我背后的努力呢?当补课老师要求的学历和知识资本,我寒窗苦读了十几年才得到。这十几年的苦,你们有多少孩子放弃了呢?

既然我以前吃得了你们吃不了的苦,现在看起来比你们轻松一些,应该不为过吧?

04

上学期考编时报了一个结构化面试班。课上讲授的结构化面试知识我几乎全忘光了,但对老师提到的这几句题外话印象深刻:“其实人一生追求的不过是阶层的跃迁。底层的人想往上进入到中层阶层,中层阶层的人想保住中层的位置或者再往上进入到上层阶层,上层阶层的人要努力不被挤下去。”

“你们之中应该有不少来自农民或普通工人家庭,爸妈那么辛苦供你们读书是为什么呢?那么久才看到回报,这点钱在农村能做很多事情了,不就是想让你们逃离底层,进入到中层甚至上层阶层吗?”

原来我们身上被寄予了这样的厚望,作为“跨越第一代”的厚望。

前几天在抖音上刷到一个视频:“终于考上教师,你却一句研究生只不过当个老师,轻描淡写多少读书人的前半生。殊不知我三代务农,望从我辈仰望星空。”

“吾辈身处沟渠之中,然其必有仰望星空者也。”我们跑啊跑啊终于追上了那个曾经被赋予众望的自己。

五四青年节时《后浪》刷屏,我看着视频,对里面展现的青年生活感觉很陌生。出国体验高空跳伞、在闹区穿汉服等这样精彩、拥有众多选择权的青春离我很遥远。

读书是我唯一的选择,我的青春夹在书里,印在试卷上,全是黑白,唯一的彩色是试卷上批改的红字。

曾经我也有过抱怨有过不解,为什么我努力一生的终点,也许只是别人的起点呢?后来渐渐想明白,别人的起点凝聚了祖辈不知多少代的努力和机遇。所谓的不公平,其实很公平。

虽然我们不能拥有这样肆意的青春,但我们的孩子也许就可以呢?即使我们的孩子依然不可以,但只要一代代努力下去,每一代在上一代的基础上进步一点点,之后总有一代会累积起相应的资本。

所以我跟大弟弟说:“爸爸初中毕业,你要比他好,即使只是好那么一点都可以。不然每一代都在原地踏步,永远在底层挣扎,何时才是个头啊?”

弟弟去学习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话起了作用。

空无一物,空无长处,穷人家的孩子更要努力奔跑。

希望他能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