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我的乡居生活
久居小城,生活在钢筋水泥中,很少走出去,亲近自然成了一种奢侈。 这段时间有机会与乡下的父母同住,有幸回归故乡,与大自然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清早,在公鸡的啼鸣中起床。来到院子里,房前屋后槐树上不知名的鸟儿正婉转地唱着歌儿,有时抬头还能看见天边的一弯残月。
烟囱中一缕缕轻烟升腾而起,那是父母在做早饭了。不一会儿,早饭做好,我们必定是有馍、有汤、有菜,不像小城里有的人去早餐店胡乱吃点,有的人干脆空着肚子去上班,更有的人是做好了饭也顾不上吃一口就匆忙出门。唉,忙啊,赶点啊!而我们却完全相反,一面有滋有味地吃着,一面话着家常,因为我们有的是时间,我们过着慢节奏的生活!
吃过早饭,我带孩子去上班,父亲喂鸡,母亲刷锅洗碗。一切那么有条不紊,一切那么悠闲。
中午下班,母亲已做好午饭,洗过手的我便和父母、小女儿盛了饭坐在院子里的阳光下,一边吃着,一边聊着,工作生活、家长里短,一顿饭能吃上个四五十分钟。太阳暖暖地挂在南方,好像在听着我们聊天,又像专门来给我们增添情调。一顿饭吃完,浑身上下都被晒得暖暖的,衣服蓬松了许多,心情舒畅了许多,就连筋骨也松快了许多。这种暖比穿厚衣服透亮,比澡堂淋浴干爽,也比坐在暖气房间畅快,这是一种由外而内,又由内而外的通身的熨帖。
久违了,我亲爱的阳光!感谢你的爱,感谢你的暖!
吃完午饭,父亲拿出石榴,我们悠闲地坐在阳光里,揭开纸一样的薄皮,看红宝石一样的石榴籽一个个露出,再被我们一个个送到嘴里,顿时满嘴甜滋滋的,这甜味从嘴里一直甜到心里。
下午下班,从乡间小路回家时,一路向西,有时看夕阳那么圆,那么大,那么黄,像极了母亲腌的咸鸡蛋黄;有时则是残阳如血,红得鲜亮,红得妩媚,红得灿烂;有时却能看见一弯新月挂在西南天空,像镰刀,像香蕉,像小船。
最美的是晚上到院子里看星星。晴朗的夜空犹如一块黑蓝色的绸布,星星则如一群调皮的孩子在绸布上跳着舞,眨着眼睛。“这是牵牛星,那是织女星,这边是天河,那边是北斗……”,仰望着星空,仿佛自己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炎热的暑假,劳累了一天的母亲,吃过晚饭,在聒噪的蝉鸣中坐在草苫上给我们姐弟讲着关于星星的美丽传说。这回忆好难忘,好美丽!
听鸡啼鸟鸣,看炊烟星月,嗅土香草味,吹清风,淋细雨。我自得其乐,乐在其中。我感谢美妙的大自然,我庆幸能与大自然有这么亲密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