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有感】《活出生命的意义》

2018-11-04  本文已影响21人  _CelesteHuang_

首发在我的豆瓣上: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40724/

这本书被推荐了很多次,第一次完整读完,感恩迷茫的自己能看到这本书。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苦恼。我更偏向向自我询问,经历了多次自我纠错失败后,翻看这本书,才更加感悟深刻。生命只有一次,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如何快乐,是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想解决的问题。作者前篇介绍的奥斯维西集中营的生活,部分震慑到我,让我在短时间内的确做到了积极乐观,努力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现在的我们活得多幸福呀,有足够的物质来保证健康,好像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而是多到难以选择。但是二战的犹太人,直接从现在的生活掉入地狱,没有尊严,没有人性的压迫,毫无道理的进入他们的生活,逼迫他们的神经。毒气室、死人做肥皂。想一想,都觉得害怕。这种害怕让我珍惜我现在的生活。我的生命是宝贵的,而我现在的生活状态是幸福的,为何不努力呢?
但是这种激励是受外部刺激的,让我心灵认同的,是作者的某些观点。经历过集中营的维克多,认为追求意义是生命的本质。无论遭遇什么(痛苦,内疚,死亡),每个人的生命都无条件有意义的。意识到这种无条件是发现并保持乐观的基础。事物可以互相决定对方,但人是自我决定的,在天赋和环境限度内,成为什么样的人是自己决定的结果。自由是生命的消极一面,责任是积极的一面。为自己负责,时刻为自己的前途做出判断,决定下一刻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对意义的认识,简单来说,就是意识到现实背景下,自己能够做什么。对责任的强调,是追求意义的核心。“要像经历第二次生命,仿佛你已经获得重生;再不要像过去那样,一定要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找到生命的意义,实际是生命对人的提问。个人必须自己回答生命的提完。途径有三个:1, 创造或从事某种工作(成就的意义)。2,经历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爱的意义)。3,即使在绝境中,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所采取的态度(痛苦造就的不可复制的意义,这个我认为是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观、精神力量,所以富有意义;而且牺牲的意义下,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人越是忘记自我——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献身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所谓自我实现,绝不是指某种可以实现的目标,因为人越是追求这个目标,越是容易失去它。
除了这个大话题,我收获的还有:自嘲可以缓解自己对某些事情的在乎(如害怕社交,失眠)。即越是害怕的事情越发生,越是期待的事情越不会发生,这样的怪圈。不妨自己暗示,我就是反着做,看事情会糟糕到什么程度。这个过程是以相反的愿望取代原来的害怕,减少焦虑。另外,每个人想要乐观,但乐观不是命令就可以获得的,即“过度信念”。个人一旦成功找到意义,那他不但会感到幸福,还会具备应对磨难的能力。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是性无能,患者如果不能忘我的献身,而是直接去追求性高潮,那这种“快乐”实在让人扫兴。
当我在面对人生的挑战,经常会自卑害怕逃避。作者对自杀未遂的人说“即使一千个患者中只有一个出现了这样的转机,谁敢保证这种转机不会发生在你身上呢?但是首先你得活到那一天,所以你应该活着,等待那一天的到来,而且从今天开始,你就有责任活下去。”我有责任让自己更加优秀,并为这个责任从现在开始努力。同时,今天在知乎上看到《搏击俱乐部》的一个片段,男主把枪抵在一个人脑门后,告诉他后面三个月他都要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否则他会被杀掉。我相信这个人第二天的早餐会是非常非常美好的。重获生命后,谁也拦不住我去实现自己的意义呀。
由于我都是在碎片时间读书,部分感悟都是当时的随感,时间过去,自己也会忘记。好书值得多次回味,在我不断询问的过程中,我会继续品读这本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