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

修修补补还是推倒重来?

2017-02-19  本文已影响0人  正午阳光CEO

        修修补补还是推倒重来?

       这一直是个问题,似乎等价于“To be or not to be”, 可以无限升级到哲学思考的层面,在那个高度看一切,都会显得渺小而不值一提,哲学家头脑里没有对错,只有意义。

       然而,在现实创业路上,我不断地碰到这种选择,比如:

       是不断维修生产设备,还是上台新的?

       是继续改进某类产品,还是再开发新品种?

       是再出新规定以堵塞管理漏洞,还是干脆废了,再搞一套新制度?

       是再教育一下后进员工,还是开了,再招一个?

       。。。。。。。


       这些日常选择,每次都会颇费思量,我一直认为我的华发早生,就是这些决择的压力造成的。

        如果没有这些压力或我有解决它们的办法,我应该会是依然英姿挺拔、策马迎风的少侠!


   

      回顾了一下,一路上我对这类问题所做的选择两端都有,似乎在做这类两难选择时,我的决定是随机的,完全没有逻辑可以提炼归纳。

      这又进一步加剧了我的焦虑。

      我清楚地知道前面还有很多这种选择在等着,我需要给这种选择找到一种清晰而决绝、逻辑正确而内心坦然的“算法”,芯片化的,输入,按ENTER,直接输出结果,不废一根黑头发!

       我需要这种“算法”,而且,是刚需。

        我试着给自己码了两条,以后再碰到是修修补补还是推倒重来的问题,“算法”应该是这样:

一、在商业上,唯以价值利益考量,哪个成本小选哪个,没得妥协!

二、在生活中,一切以人本为主义,凡涉及到人的层面,利益让位,首选修补!  (对方不让你修补的除外)

      定了这两条“算法”后,本以为可以轻松些了,然而再一细想,还得再下沉一些,以便能更适合实战。

      首先,成本的计算,当然不能只算显性成本,维修一个配件基本不会比上一条新生产线成本高,但设备开开停停,时间、人工、物料及成品的损失这些加总起来就另说了,所以第一条完全可以计算,没问题。

       另一条,比较棘手。

       人是有情绪有感受有体验的,这东西,无法数据,完全算不出来。

        只举一个例子:

        公司有位年青的“老员工”,性格使然,一向散漫,但在创业初期就进入公司,在那个阶段真心相信我用语言描述的公司愿景并追随多年的人,不多。

      我多次谈话、教育、鼓励、处罚,有效期基本为一周,怎么办?

      “猴子不上树,多敲几遍锣”

      一直到现在,我还在说教,没有开他,这让一些员工私底下抱怨:老板太懦弱,与其教一头猪爬树不如直接找一只猴子!

      我虽然很介意这种评价和比喻,但“忍忍看”总是最后的决定。

       一个好的公司,应该能塑造人、改变人、激励人的,做不到,是机制问题,是管理问题,归总是老板的问题。

      能解决好“他”,还有“谁”解决不了?


       涉及到人的,在生活中还有情感问题,我一般不谈情感,伤人。

       写到这,不得不说几句。

       对情感出现裂痕,我的观点是修补无用,重来吧!  注意,我强调的重点是“裂”,不是小剐蹭小摩擦靠上色打蜡抛光就能崭新如初的那种,而是碰撞破裂要大修的那种。

        就如一件衣服有了破洞,无论你怎么精工织补,甚至绣成花,没用!那是给别人看的,你的内心知道那里面就是破了。


 

      创业就是修行,修行先修心。人们总说“在路上”,本质是心在路上。

        成功的创业者都有自己的思想体系,他们的体系就是建立在对众多单个问题进行思考,并最终找到解决方式的基础上,再串并整合而成。

       所以,我会不停思考遇到的各类问题,并努力给出自己的答案,解决一个,迷惑少一个,就又活通彻了一点。

       等我也能串并融合成体系时,我将拥有“思想”! 而且是自己的!

        那时,

      我将拔剑出关,策马迎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