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大纠结
健康教育的起点,是父母
舍不得背景
心在一起2021年3月,2020年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正式出炉,同时小系列的第三部《小舍得》上了热搜。
健康发展报告中:青少年的抑郁是15%-20%左右,程度不一。成年人的抑郁也近3-4成,程度不一。
这部剧,就是当下亿万千家庭面临的问题和亿万奔波于社会发展洪流中的人们遇到的问题的大堆砌。巨大压力之下催生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一帧一帧随着剧情跌宕起伏:
不止于孩子,不止于年轻的父母,还有50、60与70后...
不止于教育,不止于婚姻,不止于职场...
不止于个人成长,不止于关系,不止于青少年创伤...
有评论针对剧情吐槽说,“怎么就这么巧?” 是啊!巧了:
1、南俪和田雨楠,相遇在重组婚姻的大家庭,成为相爱想杀的姐妹。又在同一职场作为上下级相遇;偏巧儿女又在同一班级,成绩和其他表现,难免不攀比;
2、赵姨和蔡菊英,几十年过去了,那又怎样?围绕着同一“老头”的恩爱情仇,从自己到儿女,是剪不断理还乱。“时间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办法”,这一理论中怎么没有具体说“多长时间呢”?
3、米桃的妈妈,是2家人的阿姨,米桃与2家人的孩子在同一学校,还凭实力进入金牌培训班。这成绩优秀的让黄金“鸡血”的妈妈们情何以堪?
4、夏君山实力担当,才华让其可以对奇葩客户说“No”,但面对女儿的问题,也再次突破自己,创意迸发,无论客户多奇葩,创意是无限的!
5、南老爷子,为了孙女和外孙,找曾经的下属,现任区长,却再次验证人生真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当初卡了下属的家庭问题,现在卡住自己在家庭里做关系平衡。
这些问题排山倒海,《小舍得》里孩子们蒙了,各种心理状况:
- 子悠长期被妈妈高压鸡血,再被培训机构老师痛扁之后,直接应急反应 -幻觉;
- 米桃,被夏欢欢带领一群同学冷暴力,父母却一直强调退让- 轻度抑郁;
- 夏欢欢,心理障碍,离家,因为成绩一般,想在特长上发展被压制,同时又是2娃家的姐姐,觉得家里没有支撑;
现代人,已经开始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来自于父母,也来自于社会:
各自在飞原坚持以人为本的南俪变得“鸡血”行为超满分,出言出手震荡了一直争强好胜的田雨楠,目瞪口呆;
因为父母不断夸赞优秀的米桃,欢欢把原本好友的米桃,划入冷暴力的对立面;
赵姨对蔡菊英狭路相逢,对“夺夫之恨”高级地讽刺挖苦,也让欢欢学会在学校中如何冷暴力成绩优秀的米桃;
在南叔面前贤良温婉的蔡菊英,抱住机构老师的大腿,坐在地上撒泼不顾被围观;
孩子成绩优秀的家长们抱团,让自己的孩子们互相推举班委。真正为班级服务,成绩一般,才华优异的欢欢重创落选;信心大受打击;淡定的父母,不再淡定;
剧情以孩子们的遭遇痛倒天下父母心,虽然没有直接让父母去进行心理支持和建设,却替今天的父母做了真情表白:孩子难!父母更难!父母需要再次装备自己,18般武艺陪伴孩子才能面对未曾经历的现实问题挑战:
自己学霸,孩子平凡;
2宝家庭,大小平衡;
隔代养育之悲喜;
孩子超强自主意识;
成长的关键期;
职场万千;
双边家庭关系;关系的关系
鲜活真实的问题,是整体社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现实,无法聘用一位编剧,安排好时间轴,石头缝里跳出解决方案。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系统性问题也是正常,作为个体没有机会演绎把头埋进沙里的鸵鸟剧本!没有最优解、没有标准答案,怎么办?边走边探索!找到最合适的方法,这是最现实的对策。
林林种种,作为父母,本不是超人,明明也是卷入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当下,这个父母的角色,究竟可以给予孩子什么,来安放自己的焦虑?肯定不能只考虑眼前,正如风帆学校的校长说:今天的教育,要立足于孩子们成长的一生,做好起步动作。教育,原本就不仅仅是学校一个空间的事情,是家庭和全社会的事情。要不,为什么每个国家都将教育作为举足轻重的国策?!
对于父母,养育的观念,更要立足于孩子的一生来看待。绝大多数中国人,父母与孩子是一辈子的关系。今天,我们看到,大学毕业,
@不愿就业,在家一呆好几年的青年;
@进入职场,无法找到心之所向的精英;
@选择伴侣,面对婚姻,茫然无方向的青年;
@突然成为年轻父母的青年;
@在婚姻中,如遭遇寒冬,凋零自我的青年;
@人生漠然的青年;
所有这些,都无法让父母放手释怀。所有这些,其实都是曾经成长中的问题,一路象黑暗料理播出的种子,撒在人的浅层和深层记忆中,没有得到重视、梳理,伴随成长,遇见不同的外在环境,被触动。犹如藤曼展开,极大干扰了日常生活的主线,扰乱正常的节奏。
作为父母自然无法成为“神”: 预测孩子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贴身做诸葛孔明。
身为父母,我们可以做什么?安放我们自己的焦虑,并给与孩子成长有营养成份的礼物呢?今天,我们看到,有效率的人生节奏,不是某一项能力可以支撑,建造复合能力模型,为自己也为孩子:显性能力+ 隐性能力
显性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性格修养;身体素质;
隐性能力:
心理素养= 心理力量 + 心理弹性
认知思维= 本质思维 + 创新创意
系统性能力模型,面向未来这是叠加的工程吗?不是!这是构建的过程!
心理健康领域关于人的成长一直聚焦内在要素,所有案例的研究表明,且国内外共识,一致认可,孩子的成长,要系统性和专业性对待。没有快捷的路径。
因此,可以看到,片中:
子悠的父母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因为爱,毅然放下执念,不再与时间赛跑,让孩子带领节奏。子悠从假想幻觉的伙伴身边走出来,回归现实的生活;
欢欢的父母,再次检视自己,发现扭曲,对着孩子咆哮的崩溃!哎,不知不觉活成自己小时候最讨厌的样子。终于在找回离家的欢欢后,意识到“父母的好情绪,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米桃的父母,不再因为家庭条件与欢欢和子悠不同,让米桃无休止退让和体谅。优秀的米桃也因此学会与不同的人自由来往,不再走向讨好型模式。
结论:父母改变了,孩子们才有改变的机会和空间。
有人说,孩子是这个世界从父母手里拿到的人质。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父母给与孩子的榜样,就是有人质在别人手里的模样,处心积虑、卑微、弱懦和怨气沉重。
没有一位父母,希望看到这样的自己和孩子。那么,首先要解绑的就是父母自己。跟着时代的步伐,持续学习。不仅自身能力成长需要学习,更要学习如何成为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同行者,对自己孕育养育的生命个体给予最贴切的爱。
学习做父母,而不是成为自己的父母,是给每位孩子最大的人生礼物。
作为艺术作品,剧本能为每一个扣住的结,安排解决方案。绷紧和释然,冲突和溶解,艺术作品常规性韵律,结局的全家人大团聚,让无数追剧人的焦虑和好奇得以安放。
作为人生,作为父母,面对孩子,养育是没有标准方案的。需要父母持续学习,内化成自我的行为模式,与专业人士合作,与孩子一起升级打怪!
甩绳的是谁?最后一句经典的话:教育儿童最大的困难,是成人对自己的自以为是没有觉察,同时又封杀了孩子表达的路!
《小舍得》以孩子们在心理上出现的各种状况,提醒父母,配置好成为父母的好装备,是健康教育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