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专业自觉从哪里开始
听完王叶萍老师执教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由课堂呈现的“好样态”,引发了我对语文教师专业自觉应该从哪开始的思考。
好样态关键词:读懂童心
王老师抓住这条以愁到不愁的情感教学主线,引导学生在美妙神奇的童话故事畅想,学生在课堂大胆、大方,全员参与、全情投入,孩子 们的想法稀奇古怪又妙趣横生。“我要用胡箩卜先生的长胡子做红领巾”、“用长胡子来做鞋带”、“用长胡子来帮助小朋友拔牙”……一堂课欢笑不断,课堂呈现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师生互动生命舒展的样态。
教育者是为教育者服务的,你想用手托起儿童,就必须了解儿童、理解儿童、读懂儿童,任何一个孩子对于故事没有任何免疫力,她们喜欢听,喜欢讲,喜欢用奇思妙想去征服身边的同伴,基于这一点,王老师通过鼓励、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孩子们搭台,适时点拨、相机引导。诚如,张文质先生在讲座中,说道“每个孩童的生命成长都有自己内在的秩序,那些天马行空和荒诞无稽的想象正是儿童时期的特征,也是儿童的浪漫情怀,是来自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独特之处,要保护和尊重这种神奇性。”
由此我思考,教师的专业自觉从读懂儿童、尊重儿童开始。
好样态二关键词:坚持阅读
整个课堂上,我们被王老师充满灵性的语言所打动、感染,她对课堂特殊的敏感和预见性,丰富有吸引力的教学策略,巧妙自然的调节、改善课堂氛围的能力绝非一日之功,这跟老师平时海量阅读,生活积累密不可分,正如张文质先生在讲座中提到:“ 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决定着你将学生带向何方。语文教师的文学性决定了语文课堂的质量。‘’
如果说教学是一条河的话,这条河的源头就是教师,教师需要不断为这条河流注入水源,避免河流枯竭,唯有阅读。
由此我思考,语文教师的专业自觉从坚持阅读开始,要做到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
好样态三:坚持写作
我虽然喜欢阅读、思考,但其实并不是特别喜欢写作,我更乐意与人对话,与不同于我的另一个生命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听完张文质先生的讲座,我发现写作是与自己心灵的对话,写作是专业成长的推手,在写作中对事物的看法、对学生的理解、对教育理解不知不觉就成熟了,精神通过写作得到滋养。
由此我思考,语文教师的专业自觉从坚持写作开始,让生命照进理性之光。
感谢张老师带来有高度的讲座、王老师带来高质量的课堂,给予我一次与专业发展深度对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