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1

2019-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晚梅如心

吃茶

大凡文人都喜欢茶。明代有个叫徐勃的人,说:一日不饮茶,不独形神不亲,且语言无味也!看来,没得茶喝,这个文人连话都懒得说了。

我们普通人说喝茶,文雅一点的要讲饮茶,啜茶,还有吃茶,印象中吃茶不是一般人吃得的。过去的天津卫和老北京都知道,清朝时的遗老遗少们,早上起来,丝绸长袍瓜皮帽子,提溜一只鸟笼,笼子里的黄鹂儿绿鹦鹉啾啾啼唱,行行复行行,他们去茶馆,路上彼此遇见了,就点头施礼:吃茶否?一股子优越劲儿,再末落的贵族也还是贵族。

又想起三十年代的风云女子凌叔华,她与林徽因的身世相仿,出身名门貌美如花多才多艺,二位的性情也差不多,喜欢搞文艺沙龙,在自家大书房里,一边吃茶一边海聊。那时去的最多的是徐志摩和陈西滢,茶吃得多了,情也深了,后来凌叔华把绣球抛给了学贯中西的大博士陈西滢,搭上五十五间房子外带一个后花园的嫁妆,瞧瞧,能开发房地产了,最不济也能开连锁茶馆了。说起这个陈西滢,虽然学富五车,一本《西滢闲话》也是行云流水自从容,但他口才不好,讲话期期艾艾,人迂口绌,若是在鸡尾酒会上,没有一个美眉会梢上他一眼的。想来也是吃茶救了他。凉台静室,明窗净几,三两人捧茗谈心,若是喳喳不停就有煞风景了。吃茶的时候,有一句没一句的,反显优雅有度,谁还会想到他的结巴呢。还有啊,这徐志摩吃茶也吃出味道来了,这个风流才子从天上跌下来以后,没留下多少财产,倒是留下了许多诗文手稿日记,尤其是日记,太多的人想看的,徐志摩也是生了后眼的人,他仿佛料到人人要争他的手稿,他想起的妥善的人,不是林徽因,也不是陆小曼,更不是下堂之妻张幼仪,却把满满一箱子日记交给凌叔华保管,林徽因想看,还要百般的恳求她。这当中的微妙可想而知了。

茶当然不是随便吃的。《红楼梦》中那么冰雪聪明的林黛玉还吃了凤辣子的亏。王熙凤送了林妹妹两瓶子茶叶,那天几个女子聚在宝玉的屋里,她就问黛玉吃着怎样,好不好,还要求她一件事。林妹妹素来嘴上是不饶人的:“你们听听,吃他一点子茶叶,他就使唤人来了。”这下给凤辣子逮住了:“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林妹妹臊红了脸,尖牙利齿的人居然回不上话来,凤辣子接着什么人物儿、门第儿、家底儿说了一车子的话,林黛玉只有抽身逃脱的份儿了。也不怪,王熙凤虽然目不识丁,风俗礼节却是通透的,她的说法古已有之。

《茶疏》: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我们古代人求婚要送茶,叫下茶。女方家要是接受求婚,就叫吃茶。所以,女孩子家不能随便吃茶的,吃了人家的茶,就要做人家的媳妇。

有关吃茶典故很多。说起来,康熙算是个好皇帝,治国安邦也是好身手,就是多情好色,你看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上的那个张国立憨呼呼的,一遇到知性美女,不管是官家小姐还是妓院名花,两只小精豆眼儿雪亮雪亮的,直往人身上粘。清朝《历年记》中有记载,说是有一年,康熙选妃,派大学士明珠和索额图两个重量级人物,下江南物色人选。江南好啊,岂止是日出江花的红、春来江水的绿,江南出美女呀,江南还富饶,江南人根本不在乎皇家大院的气派与高贵,谁愿意把娇花一样的女儿送到那个阴森森的地方,任她一世凋零呀。于是民间有女儿的人家,闻风而动,不管什么富贵贫穷,什么门当户对,什么年貌相当,全不顾喽,赶紧嫁吧。男方家只要送两斤茶叶几两碎银,就OK了。真便宜了这些男子,那些赶嫁的女儿哪个不是花容月貌呀,放着现在,不嫁个千万富翁也不甘啊,再不就绊倒一个老老外,飘洋过海去也。两斤茶叶送未来丈母娘家,你试试,不是高档茶叶的话,过年过节你送去,没准给轰出来。

可那时候不一样,古代人对茶叶是爱透了的。“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文人雅士都爱喝茶,怎么摘茶,怎么煮茶,用什么水,用什么杯子,讲究得不得了,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上千篇都有。比如,陆羽《茶经》中认为:山水上,江水次之,井水下。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后来到了宋朝,有人说,无泉则用天水,也就用瓦瓮接一些雨水和冬雪,还得是秋天的凉雨和冬后的初雪,澄清了蓄够了来煮茶。他们对吃茶的环境也有要求:屋子要清凉,窗户要干净,院子里松风竹月,桌几上青灯黄卷。陪同喝茶的人,也是有讲究的,文人墨客,逸老散人,或者超然于世的高人,总之非雅士不为与共。

有时想,我们现在的饮料太杂了,果汁、酸奶、可乐、咖啡,应有尽有,国人爱茶的不多了。如果我们还象过去一样爱茶,把吃茶当作一种圣洁的生活,或者说,象古时候吃茶一样圣洁地生活,也许干净的人就会多一些。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

,"0��3���v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