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41|大音希声,已闻道,做到就好

2022-07-27  本文已影响0人  JIE制

让自己变的美好,美好的事情就会发生。

五年前,第一次听邝爸提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只觉得是可以上墙的鸡汤。很美好,但与我无关。下士闻道,大笑之。

但邝爸推荐的,依然还是会跟着做,哪怕并不理解,先做了再说。有一搭没一搭的,在坚持,并不笃定。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然后,渐渐被验证,反馈,慢慢开始相信事情原本就是这样。在不断的确认中,得到强化,在不断强化中,得到快乐,变的美好,越来越好。

现在,已不再需要得到任何反馈,不需要被验证,就是完全相信,只要自己变的美好,美好的事情会自然发生。真相可能并不是这样,世界不会按照我的一厢情愿去运转,但在我的价值观里,我相信的就是这样。只要我真的相信,我看到的世界也就是这个样子,与真实的世界已没有关联。

这是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有点接近于尹烨说的: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反作用于意识。只要起心动念,立刻境随心转。换个人说可能会觉得是唯心论,但搞生命科学、基因编辑的说这些,会不会觉得,可能并不是,只是科学还没到可以解释的时候。

但科学似乎已经接近了,成吨的暗物质时刻从我们的身体穿过而不自知,我们和暗物质交换了多少,有谁能知道。

物质能量的交换方式如何,物理学还没办法给出答案,而渺小的我,能做的无非是,夫唯道,善贷且成。

【注解】资质上乘的人一听说道,就去努力实践;资质一般的人听说了道,时记时忘,将信将疑;资质较差的人听说了道,大笑不已。不被这种人嘲笑,就不足以称为道了。所以立言的人曾说: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洁白好似黑垢;广大的德好似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似污浊。最方整的东西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往往最晚完成,最大的声音几乎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状。大道总是潜隐不露,没有名称。只有大道善于帮助一切成事。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image.png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