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与研究那些年,我们读的那些书天生爱写作

为你千千万万遍

2016-05-11  本文已影响37人  浮萍似梦

                     

为你千千万万遍

大学的时候,就听人推荐过《追风筝的人》,但却一直懒到没去翻开。两年前,我的书架上也添置了两本《追风筝的人》,而我依旧没能静下心去翻开读一读。直到最近,又才拿起此书。果不其然,好书就是好书,我一拿就是两天,贪婪地汲取着书中的精华。

  细细读来,本书从大处写到了政治和历史,从小处细腻地描写人性的美与丑。政治和历史,容不得人说三道四;人性的美丑,我更加不敢妄加揣测,所以我今天简要谈谈忠心这一话题,这是我从哈桑身上看到的。

    我为什么会对哈桑特别感兴趣呢?哈桑,一个做了一辈子配角的人,一个仆人,一个非常容易被人忽略的人。他,是阿米尔父亲的私生子,是阿米尔父亲和哈扎拉仆人阿里的妻子鬼混生下的私生子,一辈子背着“哈扎拉人”的包袱(在当时的阿富汗,哈扎拉人经常被普什图人驱逐和迫害),一辈子未能正名。甚至,这个包袱差点影响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的一生,好在阿米尔征服了自己人性中丑的一面,捍卫和保护了索拉博,才不至于整本书起来凄凄然。

     风筝大赛那次,是哈桑最公开最强烈的表达了自己对阿米尔少爷的忠心。哈桑,一个知道断线后的风筝会落在哪里的追风筝少年,一个喀布尔最优秀的追风筝少年,不负众望地帮他的主人阿米尔少爷拿到了意味着阿米尔战胜了整个喀布尔风筝少年们的蓝色风筝。但是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为哈桑拒绝把蓝色风筝交给那个恃强凌弱的阿塞夫,所以惨遭蹂躏。当哈桑步履蹒跚地从雪地走回家时,那一滴滴从裤子上滴下的红色液体格外分明,哈桑回家休息了几周还是常常躲在床上不下来,可见对哈桑的身灵伤害有多大。但他至死也没把这件事告诉阿米尔、老爷,还有阿里,他一个人扛着。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还有一次最最委屈的忠心,看起来让人十分心酸。阿米尔生日的那天,他想让爸爸重新聘请佣人,不料却被父亲严词拒绝。所以阿米尔实施了栽赃哈桑来赶走他们的计谋(他内心自责不敢面对哈桑)。他跟爸爸说哈桑偷了他的手表,希望这样能赶走他们。当阿米尔的父亲叫哈桑他们当面对质的时候,哈桑看了一眼阿米尔少爷,然后秒懂,继而委屈又心甘情愿地再次维护了阿米尔少爷,他低下了头承认了自己偷了手表。于是,阿里带着他,离开了这个从小长大的庄园。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一本书,不一样的打开姿势,或许看到的就是另一个世界。阿米尔少爷在一次读书给哈桑听的时候,故意讲了一个自己编的故事想戏弄哈桑一把。不料,求知若渴的哈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这和拉辛汗的正面激励一样,一直鼓舞着阿米尔往作家这条路走去。直到20多年后哈桑给阿米尔少爷的信中还反复提起年少阿米尔写的那些故事,20多年风风雨雨过去了,哈桑的脑海中却一直记着那些童年的故事,这份忠心难道仅仅是因为他生下来开口叫的第一个名字是阿米尔就能解释得了吗?

  哈桑,一辈子忠心守护属于阿米尔的家园,最终却因为守护这座庄园惨遭塔利班的毒手,还连累妻子惨死,儿子被送进孤儿院,甚至沦为塔利班的玩偶。命运是如此的无情,如此忠心的哈桑却遇上那么悲惨的命运,好在阿米尔少爷最终战胜了内心的怯懦,踏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并成功解救了哈桑的独子——索拉博,才没让哈桑的忠心付诸东流。

     我在哈桑身上,看到了真正的忠心,就像神话小说《封神榜》中的比干的忠心一样。当然,在很多现在的职场人看来,这类忠心实在是愚忠。但我并不认同,他们连忠于自己都做不到,何谈忠于别人?哈桑给我上的这一课,我想我没那么容易忘怀。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