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交往”的基本逻辑

2023-02-26  本文已影响0人  zhuhuix

一旦体会到了对方的情绪、理解了对方的感受,意识到了对方的立场,就更容易找到自己和对方的连接点,说服也就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01

工作中,我喜欢研究各种套路和工具。

从系统思考、决策框架、问题解决等等,我都能列出一大堆。

今年,公司给我布置了个任务,让我把其中的一些工具做推广及应用。

于是,我开始“推销”这些东西,

但我发现,无论我跟别人怎么“卖弄”这些所谓的套路和工具,真正感兴趣的人并不多...

有一次,一位老同事和我聊天,他很"委婉"地对我说:

你搞的那些东西,好是好。但你可能没想过,你一上来就要颠覆我原来的方法,我一时之间肯定接受不了...

这句话打醒了我!

确实,我原先一直以为我不能说服别人,

是因为我自己的境界和水平还不够高,理论和方法还没研究透,套路和工具还不够落地,

我需要继续改进,直到可以做到为止。

但有时候,要说服一个人,可能真不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就能决定的。

或许,我最应该研究的反而是人与人之间基本的沟通方法,以及交往的逻辑。

02

好吧,我应该好好学习一下,一个心理医生是如何与用户进行沟通交往的。

首先,他一定会让我坐下来,或者躺下来、尽可能地放轻松,

接下来,他一定会鼓励我:好了,现在请你把我当成你的一位好朋友,把你心中最大的焦虑、恐惧与悔恨都倾诉出来,我会认真听的,

如果中途你有任何不舒服,你可以停下来,我会继续引导你...

是的,一个好的心理医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倾听用户的心声,只是偶尔在关键地方,提出关键问题。

如果用户愿意把他当成一个可信任的朋友,愿意说出自己的问题,也愿意接受他的引导,那么治疗可能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那么,我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

我根本不知道用户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我只知道我要“卖弄”什么,“推销”什么!

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对方的问题,自己的东西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能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能与对方共鸣共情,

依据对方的问题,再提出自己的想法,争取对方的支持,这才是沟通交往的基本逻辑。

03

沟通交往中做到“利他”,实际上也是在“利己”。

比如,在职场,有时候或许因为我的存在、我所说的话,或者我所做的事,会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胁”。

但我如果具备同理心,获取到对方的痛点与麻烦,

能带着帮助对方解决问题的想法进行沟通,

并且能站到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那么,双方的矛盾和对抗就会缓解。

而且,一旦我体会到了对方的情绪、理解了对方的感受,意识到了对方的立场,

我就更容易找到自己和对方的连接点,说服也就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万一,对方真是在性格或立场上有所偏见,难以交流,

我也能在第一时间就有所察觉,然后依据当时的形势做出自己的判断。

04

最后,总结一下:

沟通,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能力。

我们不是一上来就要“卖弄”和“推销”自己的东西,

而是少说多听,发挥同理心,深刻理解对方的诉求,才会获取到用户真正的问题。

如果能站到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那么对方的抗拒感就会减少,双方的沟通也会顺畅许多。

有时候,我们甚至要像一个“心理医生”一样“工作”:

让用户尽可能地“放松”,让用户把我们当作朋友,让用户接受我们的引导,

而一旦获取到了信任,那么说服的障碍也许就减轻了许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