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江湖【小灶1班】读好书剽悍读书营

《阈限思维》3招让你变得积极,生活更美好

2019-01-13  本文已影响44人  牛牛的Annie

我高估了自己又困又饿时的意志力。

13:00-18:00,5个小时的培训,本来想晚上清断食的我,回家的第一件事,是找吃的。😂

高糖高脂油腻,管它呢,来者不拒。

一堆东西下肚,终于又找回了一点点对脑子的的控制力,能够理智地去想,该更文了。

路上看到新闻说海洋变暖的速度比人类想象的要快40%时,第一反应,“跟我没关系”。此刻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着这段话:

An analysis concluded that Earth’s oceans are heating up 40 percent faster on average than a United Nations panel estimated five years ago, a finding with dire implications for climate change.

再想第一反应,我问自己,“真的没有关系吗?”

有一本书,中文名叫《领导就是让人追随》,实际咧,这本书的英文名,是《Our Iceberg Is Melting》。讲的,是一只叫弗雷德企鹅通过观察,发现冰山正在融化的事实,借此来讲述如何“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寓言故事。

发现问题的过程,其实很枯燥乏味,靠的是日复一日的观察记录和思考以及推理。如果它也认为这些变化跟自己没有关系,也不可能引出后面关于作者想要阐述的关于领导力的故事。

作者,很牛。

约翰·科特是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全球公认的领导力和变革领域的权威。

可能你发现了,我读书开始挑了,不像以前那样来者不拒,而是会选择各行业顶尖高手的书、视频等等各种资料来学习。

原因很简单,因为高手一直就在向高手学。

我不是高手,但是不妨碍我去走很多高手都提到过有效的路径呀。

托尼·罗宾斯在总结50多位全球最顶尖的金融专家的经验时说过一段话;

“我要找的目标是卓越的成功人士。我要找的是那些打破成规不走寻常路的创新成功者,他们向我们所有人展示出一切皆有可能。

我学习了解了少数特别成功的人的与众不同的做事方法,然后全力模仿他们。

我从模仿实践中找出哪些方法确实有效,然后明确描述出来,简化概括出来,系统总结出来,然后利用他们去帮助其他人发展、进步、提高。”

先复制,再调整,继而优化,形成自己的系统。

说破是不是感觉耳朵都起茧子了😂就像别人跟我们说一件事,哪怕嘴里不说,心里也常常想:

“又来了……”跟我没关系。

就这样,慢慢地没了好奇心,不想再去探索什么。

要改变自己的信念,也很简单。

戴夫·格雷在《阈限思维》里分享了9个方法:

001 假设你不是客观的

002 清空你的杯子

003 创建安全空间

004 满足和验证

005 提问,建立联系

006 打破常规

007 表现得像在现在这一刻里

008 通过故事讲道理

009 发展自己

挑3点来说吧。

创建安全空间

你有没有一个让自己觉得说任何话都很安全,不会被评判的环境或者对象?我有。

如果没有,或者暂时不晓得谁值得信赖,那就尝试着把它们写下来;再担心?写完以后撕掉。给自己有一个完全被接纳和不被评判的空间。

写完不要骂自己是傻x。

想象眼前的你是自己最好的朋友,ta需要人陪伴,遭遇挫折时,你会怎么安慰ta?对自己一样好,给出合理性解释,就行了。

提问,建立联系

书里给了几个问题:

你对自己的生活感觉如何?

这是你想要的一切吗?

如果不是,那为什么呢?

你认为你最大的阻碍是什么?

你将来想做什么?

你认为你需要做什么?

能不能把这些点用在发现新的机会上?

下午跟朋友边走边聊,说到我们共同认识的一个人,学设计的。技能比较单一,已经因为经济不景气的原因,被“优化”过一次,后来,还是选择了同样的岗位,做着一样的活儿。

如果我们已经在过往的经历中,发现了天花板,应该怎么办?“反正也打不破,算了”,还是无论如何也要寻找新的出路。

危机,是“危”更是“机”。

发展自己

每本书,只要有关于“自我认知”的部分,我都会去读。

这本书,当然也不例外。

看了很多的传记和小故事,会发现,很多人的转折点,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瞬间或转念。比如梅第爷爷在做保险有点儿做不下去时,一个转念,“即便离开,也要华丽转身,而不是黯然退场”。

铸就了后期的辉煌。

对我而言,很重要的时刻之一,是关于情绪问题。纠结痛苦的时候,我想,“如果这是上天给我的礼物,它想给我的,是什么?”

后来,我不能说自己很期待有情绪(毕竟这玩意儿还是挺耗能的),但是,至少能很快从情绪中走出来,而不是自怜自艾。

相信我们可以改变并且突破自我。当然,前提是,我们愿意不再用以前禁锢自己的思维来局限自己。

想象一下,对你而言:

改变的成本有多高?

这风险,你能够承担吗?

即便不能承担,过后能笑对吗?

假如成功,会给你带来啥?

如果你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你愿意在未来30年,承诺怎么和ta一起成长?

写到最后已经有点儿不知所云了。今天早睡,晚安了😴

内容相关:

《阈限思维》

《领导就是让人追随》

《保富法》

《孙正义经营哲学二十六讲》

《梁宁:产品经理的必修课》

《何帆:未来30年的同路人》

头马COT培训

new york times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