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忘忧社每天写1000字

爱他就给他买房?爱太贵我承受不来

2018-08-09  本文已影响7人  爱美丽大妞爱思考

大家好,我是大妞。

本文1740字,阅读需要5分钟。

图片来自网络。

一早上就听到母后大人在听某公号,一个缓慢深沉的女声在念说:

老年人养老要靠自己,子女是靠不住的~~



以下和大家分享几个案例。

例一:

近日在杭州。

有一位26岁的儿子说身边的朋友都买了房,想到自己今后要交女朋友,对方结婚会要求房子之类的,所以希望父母给自己在萧山城区买一套房子。

妈妈写了一封信拒绝了儿子的请求:

“妈妈为什么拒绝你,妈妈只是希望你能明白:你终归是要自己飞翔的,而我和你爸爸只是你坚强的后盾,而不是永远顶在前面的那个...”

例二:

同样也是杭州。

在前几年,有位在杭州读大学毕业的小哥在网上求助理财达人:

他强烈要求远在北方的父母动用私房钱给自己在杭州买个房子,但父母不同意,父母觉得花光所有的积蓄在杭州买一个可能住不了的小房子不值得。

小哥说即使只能买一个很小的房子,他也要买!

为了他以后能留在杭州工作方便。并且这也是个很好的理财投资,他看涨杭州的房价因为房子是能增值的。

例三:

前两个月,还是杭州。

某局的员工因为父母不在杭州买房而在上虞买,并且房产证上没写他的名字,他和父母冷战到现在。

他希望父母可以把房子卖掉,写他的名字在杭州城区买一套。

例四:

这里不得不说到另一位妈妈。

鼎鼎大名的朱雨辰妈妈。

十年如一日每天早上4点起来给儿子熬梨汁,事无巨细处处把所有的家务都给儿子打理好,而且要求媳妇儿也必须是这样的~~


相信朱雨辰家肯定不愁婚房。

但,谁敢嫁呢?



 

大妞不知道后来“例二”的那位小哥有没有在杭州买上房?如果买上了,想来是能吃到一波杭州疯涨的肉的。

当然,这房在全面限售的情况下是不是真能换成钱?能不能真能改善他家的经济情况?就两说了。

再回到“例一”这个事。

有个很有趣的现象,但凡鸡汤公号和育儿公号,都一力说这个母亲干的好!干的棒!孩子就要这么教育!



而和理财,时事有关的公号。则举出了一堆房价和工资比的数据。

说,这个母亲有点“自私”。杭州那种房价哪怕是萧山自己努力能拿下的估计也就25%的人。

不靠六个钱包,自己能拿下房子的,1%不到。就算你不买个房子放你儿子名下,至少多买个房子放在自己名下吧?



所有说“例一”妈妈三观正的人,可以想下:

中国父母有时精分的不行。

上学时候一切包办,让孩子以为买房这种事情也会帮自己。

到了26岁,你突然想着让一个从小哄大的巨婴独立?

临了临了,孩子真有点吃一嘴毛的感觉。

当父母的,为啥不早点说出来呢??

最近一期的湖南卫视的一档节目《少年说》中有个男生上台诉说自己的憋屈与困惑。


他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会以社会实践为借口逼迫我做家务?

明明他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孩~~

明明其它小盆友除了上学啥都不用干~~

人家妈是这么回答的:

“生活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家务劳动会锻炼你的动手能力,同时还会让你培养感恩之心更会让你有耐心和爱心

感恩之心,可能是这几代孩子最缺乏的东西。

因为他们从小都是被宠大的。

独生子女,六个宠一个,怎么都理所当然了。

要什么拿什么都只是开口就成的事。大人对他们的要求除了好好学习,不要早恋,似乎也没啥了。

他们从来没有被教会要“付出”


自从房价一路向上,电视中的真人秀都是房子抢房子争房子为了房子打官司~~双方的角色有夫妻,有母子,有兄弟姐妹。

一家人,为了钱为了房子说翻脸就翻脸。

感恩?亲情?统统抛之脑后。

我们对房子的执念,或许早已经疯魔。

感恩之心的缺失,可能更是重中之中。

在中国家庭内部,父母在处理与子女买房相关的财务安排时,长期缺少足够的手段和工具。故而只能无可奈何地在“出钱”不出钱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



从“例一”妈妈的这封信中,我能感觉到这位母亲的关爱与疲惫。


中国的国情很矛盾。

父母一方面想要孩子学习西方的独立,一方面又想要在老年之时获得孩子的赡养。

而孩子结婚时指望父母买房,成家立业后又希望父母帮忙带娃,双方一直死死地绑在一起,又何谈独立一说?

没错,现在真能靠自己能力在一二线城市买房的,绝对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没能力的,父母资助点的,也不用抬不起头,不丢人。

和以前的一批人,缺的只是机遇和一个大牛市。

在对待买房一事上,不同的家庭,都会有不同的抉择,很难简单说谁对谁错、孰是孰非。

毕竟,大家都在做着自己以为正确的事情。

帮了,是情分;

不帮,是本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