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本质和根源
01
迷茫,又是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很多人都看过,读过,但终究不能化解自己的迷茫,毫无疑问,这是因我们看到的都没能真正说出根本。
迷茫的人实在太多了,大学时就没有遇到过不迷茫的人,当然,摆灵也曾迷茫。
然而,有惑不解就会成为心结,有苦不说就会成为心病。
虽然前面有许许多多关于迷茫的作品,但是摆灵并不满意,觉得那些作品并未切中要害。
虽然明知道摆灵的文字也并不一定能让你豁然开朗,但至少摆灵从中受益,并释然了许多。
因而,摆灵仍旧奋力思考,并将之化为文字,希望用自己的文字也带给你一点释然。
02
迷茫的本质是什么?
有人说,迷茫就是找不到努力方向。
这话咋一听,也觉得很有道理,但事实上,它不准确。
举个例子说,没读大学的、那些早早辍学并进入社会的人,他们多数工作不定,今年做苦力,明年进工厂,对于后年的打算,也是到了再说。说这些人没有方向,毫不为过,但是,你见过人家迷茫吗?人家会愁眉苦脸地说自己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吗?
至少摆灵接触的这群人不会,他们有什么干什么,干完了就喝酒吹牛,小日子过得很滋润,有些条件差的工作会更加辛苦些,但根本不存在“感觉迷茫”的情况。
所以说,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就叫迷茫是不对的。
那迷茫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摆灵斗胆,欢迎批评,但摆灵至少经过苦思冥想,反复琢磨,才得出以下认识。
摆灵认为,迷茫的本质是:
有理想,但是没有实现理想的途径。
这里就有两个要素,其一是有理想,这个理想代表的是远大的目标,当然也可以换成是抱负,志气,梦想等同义词。第二个要素是没有途径,也可以说是方向,办法等同义词。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要素后,才会产生迷茫感。
03
那么迷茫的根源是什么呢?通常这样问题,我们都会从自身角度出发,认为是个人的原因,但是迷茫的几乎所有的大学生,这不是个人原因能造成的。
大学生迷茫的根源,在于中学教育。
大学生,一批批的,都是从中学教育走过来的,而中国的中学教育,其实是一场持久的、残酷的“学习竞赛”:
每一个中学生都坚定地想要“决战高考”,认为它代表的是胜利,是卓越,是荣誉。
每一个中学生都倾尽全力地去学习,每天16个小时以上,放弃所有的娱乐,放弃所有的时间,放弃所有的“杂念”。
而在这种残酷的竞赛中,单纯的孩子们,失去了对社会的探索,失去了对自己的探索。
经过这样一场残酷的竞赛,所有的年轻人都把荣誉、脸面看得非常重,也树立起跟荣誉相关的各种伟大的“理想”。
由于单纯,年轻人对这时候养成的价值观,很难进行怀疑。
这种情况,只要是在中国受教育的大学生,都必须经历。
待到高考一过,这些人成为了大学生。毫无疑问,所有人都带着理想,名校的希望像马云一样,像史玉柱一样,蜚声海内,非名校的希望事业有成,回家风光。所有这些,都是希望延续自己的荣誉感。
但是,问题是,为了高考,他们已经花费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从未涉足过社会,他们从未认真了解过自己。
而连自己和社会都不了解,生存都将不知从何解决,何况遥不可及的理想、荣誉?
所以,怀揣理想,又处在无所适从的环境中,所有的大学生都会产生无力感,迷茫感,不知何去何从。
切莫以为这是年轻人的错,年轻人都是跟着指示走的,而这个做出指示的力量,就是中国的中学教育。大学生的迷茫,完全是教育导致的,这话毫不为过。
现如今,数千万的大学生,仍在迷茫之中晕头转向,不知从何下手。还有源源不断的高三学子,每年一批批地加入迷茫大军。
04
迷茫是很痛苦的,无力、无奈,越到后来越焦灼。
那么面对迷茫,我们改如何破解呢?
要破解迷茫,还得从迷茫的本质入手。
迷茫由“理想”和“没有途径”构成。
首先,我们一定要正视理想。
理想,呵呵,说破了,大多数人的理想不过是虚荣的外衣,打着理想的旗号寻找自己的荣誉、风光、面子,真正进入社会的,有几个能保持奉献精神式的理想?。事实上,人本来没有理想,读的书多了才有了理想。
虽然理想是虚的,但是,不断进步,过更好的生活,做更有挑战性,更有价值的事,却是人的理性选择,这个选择最后浓缩成一种需求就是:
“做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事情,并把它当成事业,一直热爱下去”。
所以,正视理想,就是要摒弃虚荣式的理想,转而追求最适合自己的事业——做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事情,并把它当成事业,一直热爱下去。
其次,我们一定要探索途径。
大学生都错失了最宝贵的探索年华,为什么说最宝贵,十六七岁的人最无畏,最空白,最容易接受新事物。不过,错过了就错过了,再尤人也于事无补,现在最紧迫的是用现在的时间,在过好现在的同时,把失去的也经历一遍:
要在学习的同时,尽量多地接触社会,思考社会机制。
这里有几个小建议,首先,别参加政治性的社团,比如学生会,除了浪费时间,还就是扭曲的价值观、于人不利。其次多接触社会上的商业,这是一个商业社会,商业是他的主流,了解了商业规则,就了解了社会。
要在所有的经历中,审视自己,要对自己形成客观而全面的认识,发掘自己的长处,了解自己的短板,关注自己的感受,感受自己的喜恶悲欢。
了解自己和了解社会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切不可急于求成,妄下结论。可以边学习便了解,边工作边了解。心态一定要包容,多给自己时间,这是基础性的认知,一旦认清楚了,可以一发不可收,一旦出现歪曲,则可能导致自己心灵不正常。
只有等到自己清晰地了解了自己、洞察了社会规则时,则可以进行下一步:
匹配自己和社会。
在社会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它一定是最能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的短处,一定是自己认为做了会毫无遗憾的工作,有了这些认知后,你便会爱上这份工作,把他当做事业来做,然后一直坚持下去。
而如果能做一份热爱的事业,所有的理想、抱负都是自然而然的,所有迷茫都将无影无踪。
中国的大学生,没有谁不迷茫,这是这几代人的宿命,错,只错在教育。不过,希望摆灵的文字能帮你化解困惑,走出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