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读书分享】暑假日记12——《一个孩子的战争》

2022-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吴老师教语文

这两天,一直在读一本书《一个孩子的战争——家庭拯救纪实》。

可能熟识我的朋友比较好奇:女儿已经18岁了,读大一了,还有必要读家庭教育的书吗?

我想,很有必要。或许,我已经错过了女儿的家庭教育,对于女儿已经太晚了。但是,对于我的学生来说,一点都不晚,因为我目前还有好多的学生家庭,就处在家庭教育的困境当中,处在兵荒马乱的岁月,或许,我可以给我的家长提供一点点帮助。

《一个孩子的战争——家庭拯救纪实》是一本纪实作品,是一位作家父亲和大学老师母亲拯救叛逆儿子的血泪史,那个拯救的过程,可以用“暗无天日”“水深火热”“一场噩梦”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孩子出生不久,就被送到了外婆家抚养,直到孩子四岁半才回到家里,回到家之后,母爱泛滥,无条件满足,父亲扮演的严父角色,很少与孩子沟通,于是,这个孩子在青春期出问题了,无法收拾。

经历无数的黑夜,无数的挣扎之后,他们终于闯过来了,虽然,儿子感觉父母用了“欺骗的手段”让他度过了一段“梦魇”般的日子,但那一段时光还是对儿子的转变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也促使作家父亲不断地反省自己的错误,开始逐渐走进儿子的内心,进行有效的交流。

拯救的过程,我也看到了母亲的爱是伟大的,但有时候也可能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障碍,让孩子走向深渊。

徐修远,是这本书的主角,一个亟待拯救的儿子。写书的作者,是徐修远的父亲,他在儿子高考刚刚结束,就瞒着儿子开启了这本书的写作。

这本书的序言《站在苦难的门口》,首先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说,“准备材料,构思此书时,我常会想起鲁迅当年喊出的那声‘救救孩子’,想象鲁迅忧心如焚的样子……我还特别想为此书做个宣传。因为我心存一个美好的愿望——每卖出一本书,或可拯救一个人、一个家庭;多一个人看这本书,就多一个孩子或家长早日拔身于泥淖而卓绝前行。”

徐修远的“堕落”从买了电脑开始——不买电脑不上学。孩子对家长的要挟,往往从不上学开始。心疼孩子的母亲妥协了,从此也开启了儿子的失控阶段。

接下来,儿子的要求也在变本加厉:手机、昂贵的衣物、无限制地沉迷电脑、不去上学、服饰发型另类、自私冷漠……活脱脱一个小混混!

作家父亲徐世立心急如焚,偶然从新闻上看到了“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工作室的对象是“问题孩子”。孩子进入工作室后,最重要的一个活动,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一个活动——1000公里行走计划。

行军是工作室的一大课系,是“择差教育”的创举。通过行走,用我们的双脚丈量大地,大地在我们身后,用我们的双脚跨越山川,山川在我们脚下,用我们的身躯踏冰卧雪,冰雪因之消融。毅力在行走中加强,胆量在行走中增生,体魄在行走中健壮,品质在行走中养成,娇气在行走中消失,懒惰在行走中磨蚀,信心在行走中增添,目标在行走中实现。

他们带着这群“娇生惯养”的孩子,每日徒步行走30——60公里。孩子们在行走中学会了团结,在行走中学会了珍惜,在行走中学会了反思……

总之,这1000公里的行走,让孩子快速、飞速成长。

孩子每一天的日记,见证着孩子的成长;孩子每一天的反思,见证着孩子的改变。

于是,孩子在那儿待了三个月,提前回家了。

回家之后,孩子妈妈“母爱泛滥”,每天雇人给儿子买早餐“热干面”送到家里。父亲坚决不同意母亲的做法。于是,妈妈买,爸爸扔。最终,父亲失败,妈妈胜利,儿子状况反弹。母亲爱孩子是伟大的,但是,过度爱孩子会害了孩子。

又是漫长的挣扎,又是揪心的日子!

还好,儿子遇到了好老师,有一个懂得反思的父亲,还有支持他们的大舅小舅,儿子最终闯过了“生死劫”,通过了中央戏剧学院的考试,又进了大学的校门!

但是,那段日子,不堪回首!

这本书告诉我们,孩子的教育自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不要忽略孩子任何一个成长阶段,否则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你后来加倍弥补也无法改变;孩子的教育需要用心,用智,而不是一味地满足他就够了;一定要理智地爱孩子;孩子出现不可控的状况时,可以寻求帮助,比如“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这样的特殊教育学校。

期待,所有的孩子都能顺利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