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国际响应,《多语种战疫平台&资料》来了!
本文首发于卓明信援通讯社,转载请联系原微信公众号。
导语:
2月中下旬开始,国内疫情得到遏制、出现拐点,国际新冠肺炎疫情势头却日益加剧。从人们熟知的日本钻石公主号游轮近700人感染,到意大利、伊朗、美国等欧美国家疫情暴发,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新冠肺炎很快席卷全球、遍布各大州。
在这样的国际疫情背景下,3月12日,卓明启动对意大利和伊朗的COVID疫情响应,本次工作主要包含五个部分:一、疫情信息收集;二、远程医疗需求评估;三、制作国别中文形势报告;四、翻译中国抗疫经验和资源信息;五、为国家人道支援行动提供信息支持。3月19日,卓明产品组-收藏夹组出品的《海外战疫援助包(汉语向)-卓明汇编》(以下简称《海外战疫援助包》)也正式上线(扫码或者文末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海外战疫援助包》二维码
《海外战疫援助包》是收藏夹组为应对国际响应而产生的,它在收藏夹组为应对国内新冠疫情响应做的《国内战疫志愿者团队信息及平台汇总》(点击查看《<国内战疫志愿者团队信息及平台汇总>诞生记》)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总体框架与后者别无二致,但内容上做了诸多扩充,孵化出了《多语种战疫平台&资料(中文)》《捐赠指南&平台》《疫情观察与分析》《文献/学术/国际&地方经验共享》和《COVID-19海外华人互助组织及联系方式》五个主要信息产品。
《多语种战疫平台&资料》有三个语种
2月16日,收藏夹组组长大猫在卓明的企业微信里发出了本组的第一张招募贴,旋即启动了针对国内疫情的工作。经过11天的奋战,收藏夹组的第一个工作成果——《国内战疫志愿者团队信息及平台汇总》上线。这张汇总表涵盖了当时参与国内疫情响应的各个自组织的抗疫信息产品。
与收藏夹组之前做的《国内战疫志愿者团队信息及平台汇总》不同,在国际响应阶段,收藏夹组对《海外战疫援助包》这个信息产品进行了拆分。这也融入了组长大猫之前对国内信息产品的改进意见。
《海外战疫援助包》的信息产品架构和主要负责人
收藏夹组的炸炸和Deer是两名在意大利的留学生。炸炸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博洛尼亚,东临威尼斯,西靠米兰。Deer在意大利中部城市佛罗伦萨。二人于3月初陆续加入卓明,并进入收藏夹组参加志愿服务工作。
询问炸炸意大利疫情发展的时候,她说,2月底3月初,意大利疫情逐渐暴发,2月21日,学校发出了停课通知,自此她开始了居家学习工作生活。博洛尼亚的疫情当时还不算十分严重,博洛尼亚附近主要是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疫情比较严重,以及伦巴第大区。1月底炸炸从上海搭乘班机飞往博洛尼亚,中途在阿联酋转机。当时阿联酋转机的机场里已经有不少人自觉地戴上了口罩,反倒是博洛尼亚机场平静得一如往常。
炸炸对卓明的了解源自于一个国内朋友的推荐。这位朋友学心理学,曾参与国内疫情响应,知道炸炸在意大利后,便把卓明招募国际响应志愿者的信息转发给了她。出于对信息收集工作的兴趣,炸炸加入了卓明信息组,后来来到了收藏夹组。炸炸接触到的第一个工作任务是将《多语种战疫平台&资料(汉语)》界面翻译成英语版,维护英语版界面;之后还往里面陆续加了一些收集到的新信息,以及参与4月份发起的《COVID-19海外华人互助自组织及联系方式》收集整理工作。
Deer是从豆瓣上看到卓明国际响应志愿者的招募信息的,此前她曾参与过青海一个关注野生环境保护的志愿组织雪境的线上志愿工作,负责文案工作。Deer主要负责意大利语版的翻译以及信息收集工作。
《多语种战疫平台&资料》有三个语种。大猫考虑到所找到的材料主要限制于汉语和英语,没有太多的语种可选,比如像法语或德语。因疫情响应需要增加了意大利语,因此只做了三个语种。一些小语种的战疫资料,找到之后,大猫也让志愿者收集在英语版下边,只有四五个材料是有多语种信息的,例如《全球看武汉|九种语言版本:致外国友人的生活防疫指南》《8国语言版本居家隔离指南-丁香园》《预防新冠肺炎科普宣传动画(八种字幕翻译)-中国防疫志愿者小组》等。
因此,英语版的《多语种战疫平台&资料》在目录和内容上都与汉语版的有差异。
《多语种战疫平台&资料(英文)》目录界面
大猫希望通过英语版和意大利语版两个《多语种战疫平台&资料》,将收藏夹组的工作成果推广到世界上去,帮助那些需要的人。英语版和意大利语两个版本里,有许多国内官方机构或企业自己制作的防疫指南、手册和文献等,同时有多种语言版本,采用的信息也都来自于官方正规渠道。收藏夹组正是想把这些资料传递给海外。Bridge床位组的志愿者海辛正在尝试跟国外自组织联系,希望能把国内志愿者组织做的石墨文档等信息产品放到国外的平台上,进行推广。
3月下旬,卓明信援通信社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出了三张《多语种战疫平台&资料》宣传海报。
宣传海报一
宣传海报二
宣传海报三
《多语种战疫平台&资料》做好之后,曾经有一个墨西哥的志愿者组织通过中间人找到大猫,想要调用资料包里面收集的信息。这也证明将《多语种战疫平台&资料》作为一个单独的信息产品来进行传播是非常有效的。此外,大猫还曾在706青年空间EPU项目组的关注者群里和一些校友群里进行过海报转发,都起到了一些传播效果。“我看了一下,前段时间我推的话,它(《海外战疫援助包》)的阅读量涨得非常快,我刚刚推的那个晚上,到了第二天就达到5000多的阅读量了,”大猫说。但《多语种战疫平台&资料》的阅读量至今也只有2037次。
收藏夹组的炸炸和Deer也有进行传播。炸炸把《多语种战疫平台&资料》转发到朋友圈,她认为这个资料包非常重要,“因为我觉得这些信息是非常有用的,我不觉得只是服务于疫情本身,比如说一些防护的知识其实可以运用的面是非常的广,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提供给了无论是国内还是境外的人一个获取信息的正规渠道,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平台上是谁在做这些事情非常清晰。这点我觉得比即时的信息本身更加重要”。Deer也曾把意大利语版的资料包转发给自己的意大利朋友。
试图跟卓明收藏夹组联系的墨西哥志愿者组织
用机器人提取信息产品
收藏夹组的全称是“卓明links|收藏夹组+机器人组”。顾名思义,必然与机器人脱不了关系。事实上,引入机器人是这次收藏夹组启动国际响应的创新。在国际响应的各个群里,志愿者们都可以看到代号为“卓小明robot”的机器人身影。
机器人一
机器人二
卓小明robot本体是组长大猫,志愿者骨头是卓小明2号robot的真身。在微信群里输入序号即可提取《海外战疫援助包》里面的信息产品,诸如汉英意三个语种的《多语种战疫平台&资料》和形势报告等。机器人还可以提供英语和意大利语两个语种的关键词提取服务。输入序号后,机器人便会直接把信息产品发在群里,并@提取者。
收藏夹组机器人关键词提取服务
Edward是一名前湖海uni的志愿者,从大学开始便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在此次新冠疫情期间,他一边上班,一边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卓明内部参加了收藏夹组和外联组的工作。这个创意就源自于湖海uni的机器人项目。1月底至2月国内疫情严重时期,湖海uni曾大规模地使用机器人,有效缓解了人力紧张和微信群加人限制等问题。
1月底,NCP生命支援网络、wuhan support、湖海uni、Bridge床位组等众多自组织纷纷发起国内新冠疫情响应。当时为了满足短时间内大量拉志愿者入微信群的需要,wuhan support给湖海uni提供了机器人项目和培训服务。“我们是采用wetool(备注:一种微信社群管理软件)工具,用它搭建了一个机器人。只要对方回复斑马线相应的关键词,然后它就会发送对应的区分链接,把你拉进去,这样就可以简单实现在大群里面各种需求的分流工作,”Edward介绍说。研发微信群机器人的是一个苏州外企的程序员,“那个时候他其实觉得机器人应该可以承担更多的部分,所以有一段时间这个机器人确实它的负担是非常重的。”一般而言,每个组织至少需要一名志愿者专门进行机器人的维护工作。
3月初,组长大猫对机器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联系上了湖海uni的志愿者Edward,邀请他加入卓明的国际疫情响应工作,协助维护收藏夹组的机器人。就这样,Edward同时在两个团队里开始了志愿服务工作。
“收集到的信息非常实用”
大猫按照先前做《国内战疫志愿者团队信息及平台汇总》的分类做了《海外战疫援助包》,也有行动links和情报links两个分类。用时很快,一夜之间便搭好了框架。之前在国内的信息产品部分,捐赠指南和物流平台是最旺盛的两个信息,但随着疫情发展,国际响应时这两大信息变化很快,之后收藏夹组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多语种战疫平台&资料》上。
《多语种战疫平台&资料(汉语)》(部分)
其中,由NCP生命支援网络、Bridge床位组和湖海uni的志愿者联合制作的《新冠疫情-国内志愿者经验汇总》已经由卓明的志愿者递交给了联合国,并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炸炸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了一把媒体报道上的国内真实情况。采访炸炸时,她已经居家学习长达一个多月,基本每天足不出户,室友也都回国了。面对收集到的海量战疫信息,类似于收发快递和居家隔离指南,炸炸表示:“收集到的信息都非常实用。”对此,曾参与过收藏夹组国内响应工作的初六也深有同感。
Deer主要通过在推特、微博、微信、豆瓣等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里检索关键词来寻找相关信息。她认为整个海外战疫援助工作中,最难的是翻译。翻译成意大利语版的过程中,Deer常常会遇到一些新名词,她通常选择参照新闻上的用语或是一些现有文章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在《海外战疫援助包》里,志愿者们做了一个“各地志愿者组织汇总”的栏目,其中包括卓明、706青年空间EPU项目组、Bridge床位组和高温青年等自组织或NGO做的国外志愿者组织汇总石墨文档。《COVID-19海外华人互助组织及联系方式》便是收藏夹组另一重要的子信息产品。
《海外战疫援助包》中的《各地志愿者组织汇总》
传播效果和信息检索仍是难题
对于这次收藏夹组做的《海外战疫援助包》和其中的《多语种战疫平台&资料》,参与其中的志愿者们怎么评价?
炸炸提到了传播效果和信息检索两个问题。她认为“定期的收集、筛选、整理、归纳,其实非常花时间的,我目前没有看到有特别大的一个流量的传播,我还是非常希望这些有用的信息能够更广的去传播”。Edward也认为海外战疫援助包和《多语种战疫平台&资料》在传播上稍显逊色。“哪怕是国内的战疫援助包的阅读量,到目前为止都只有12800,海外应该不到1万,华人互助的可能就更少了。”
与参加国内收藏夹组的志愿者感受类似,此次志愿者们也认为援助包存在信息量过载的问题,Deer表示同意。如能设置信息检索功能,将会更便于打开收藏夹的人找到他所需要的信息。组长大猫说:“回头来看这个信息产品的话,《海外战疫援助包》在一开始只是针对意大利来开展,信息还是比较全的。但是后边随着疫情的发展,整体的框架,从信息搜索的能力上来说,就跟不上了。所以《海外战疫援助包》从整体上来说只能说是有一个信息储存的地方吧。但是没有办法有能力做到像上边的信息分类一样,能够提供给各个国家。”
对信息的更新与维护则是志愿者们普遍反映的另一个问题。
将来,炸炸还建议卓明进行一些针对此次新冠疫情的跨组织的经验交流合作工作。对此,卓明创始人之一郝南表示,卓明此前在国内自然灾害救援响应方面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国内外组织都有密切的往来和交流。
虽然收藏夹组并没有对受众和阅读群体作严格限定,但是志愿者们普遍都认为收藏夹组的信息产品面向的是海外自组织或海外华人群体。
现目前,对于国内自组织制作的这些抗疫信息产品,多数仍然是以小范围小规模的形式进行传播,如志愿者转发朋友圈、微信群,自组织发布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社交媒体文章或海报,大多以石墨文档的形式作为信息收集和归纳的载体。就像收藏夹组的志愿者所说,石墨文档本身是很棒的信息产品载体,但如何将这些抗疫信息产品有效地传播出去,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仍然是摆在自组织面前的难题。
最后,衷心感谢收藏夹组的志愿者们!
本文档初创成员及分工名单:
信息搜集:AAA卓明COVID信息共享池所有成员
信息录入:张舒、大猫来了、deer、Z(炸炸)、Edward
信息审核:大猫来了
表格设计:大猫来了、小石老师、张舒、逃逃
海报设计: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