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上人法语集《七》801-900 -

2018-12-14  本文已影响96人  e362f57822e5

慧净上人法语汇集

(801~805)

801 所谓「南无」,就是归命的意思,「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归命阿弥陀佛的意思。把我们卑微、渺小、无能无力的生命,污秽、罪恶的生命,无常、轮回的生命,归投依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阿弥陀佛,归投依靠清净无染、涅槃寂静的阿弥陀佛,归投依靠永恒长住、无量寿命的阿弥陀佛。

802 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不勉强众生做什么,只有长劫的呼唤,不舍的关怀,无私的给予,绝对的救度。 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救主,是我们真正平安、喜乐、希望的来源,在世间有苦难,在佛怀中有平安。

803 “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是阿弥陀佛的结晶,是阿弥陀佛的能量。我们念佛,一句一句都在吸取阿弥陀佛生命的能量水,都在喝阿弥陀佛生命的精力汤。犹如婴儿吸吮母爱的乳汁,能够使念佛众生:现生业消慧朗、障尽福崇、趋吉避凶、消灾延寿,临终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亲来迎接,往生净土,成佛度生。

804 我们对于这一句万德洪名,要深深地体会,要觉得这一句佛号是活生生的、活灵灵的,不只是名相、符号、声音而已。祂是有眼耳鼻舌身意的,我们念祂,祂知道;我们称祂,祂听到;我们拜祂,祂看到。我们只要一起心动念,祂就在我们的身上光明显耀。

805 弥陀爱心彻底,而且无条件;弥陀救度彻底,也是无条件,弥陀愿救十方众生,无有众生不加救度。弥陀深愿十方众生都往生极乐,不愿一人独留娑婆。但若不念佛,则众生与佛没有交集,不能感应道交,犹如不按开关,电灯不亮。若能愿生称名,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则现在已经蒙佛救度了,已经往生决定。

慧净上人法语汇集

(806~810)

806 “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是阿弥陀佛的身体,充满阿弥陀佛的慈悲、充满阿弥陀佛的智慧、充满阿弥陀佛的光明,充满阿弥陀佛的愿心神通力量。 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是阿弥陀佛的生命,充满阿弥陀佛的精髓,流着阿弥陀佛的血液。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不只是符号或声音,而是活生生的,活灵灵的。

807“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有阿弥陀佛的心、有阿弥陀佛的眼、有阿弥陀佛的耳,具有阿弥陀佛的见、闻、知。十方世界,不论任何众生,不论何时、何地、何缘之下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当下都看到了、都听到了、都知道了!

808 难信之法── 超越医学、哲学、科学、理性、人文。 越是自视学者越难信。以可思议,去推量不可思议,永远都不相应,就像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说:“此云何不思议?正觉阿弥陀不可思议。彼安乐净土,为正觉阿弥陀善力住持,云何可得思议耶!”又说:“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

809难说之法说──者缺乏慧辩, 闻者根机未熟,不但不信,且易起谤。 ──不信人前,莫说此法。

810 现在是就“难说之法”。为什么难说呢?说的人缺乏智慧跟辩才,听的人根机还没有到,还不成熟,这样不但不能信受,而且很容易引起对方的谤佛、谤法,所以经典上说不信人前不要说这个法门,恐怕害对方造了谤法之罪。 释迦牟尼佛尚且说以祂的智慧、辩才,都难以圆满的宣说这个法门,何况我们!

慧净上人法语汇集

(811~815)

811所以宣说这个法门,固然有人信受,也有人赞叹,但也难免有人怀疑、诽谤,甚至拒绝、批判。因此善导大师在《法事赞》就解释说:“五浊增时多疑谤,道俗相嫌不用闻。”所以,我们学佛者必须要怀着谦卑之心,所谓“谦敬闻奉行”。有关阿弥陀佛的功德、感应,我们最好怀着一种恭敬信顺之心。

称名之行者,就是愿生极乐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人,他即使有很高的学问,也把自己看成没有学问;即使很聪慧,也把自己当成不聪明,以念佛做为他的学问,做为他的聪明。只要有时间,他就念念不舍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不会卖弄自己的学问,也不会跟人计较是非,只是守愚念佛、无诤念佛。

812 我们如果念佛久了熏习久了,就会觉得:哎呀电视有什么意思呢?这些连续剧都是虚构的嘛,人生是一场大梦,还看一些梦中之梦!电视报道社会新闻,天天都是这样,也会觉得没有意思。慢慢其他的杂志报纸只是看看大标题,大概了解。念佛久了气质就会转变,就会觉得:还是念佛最有味道!其他都没有味道。

813 净宗法师有一段话谈的很好,他说:“一个真正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的念佛人,他必定是一个恭敬谦卑的人,他看不到自己的善,他所看到的只是自己的恶,就像在太阳底下看不到蜡烛的光,如果还看到蜡烛的光,就表示还在黑暗的房子里面。”

814 六字名号里边包含了信愿行,所以念佛必得往生。不是因为你能修行、有功夫,也不是因为你能诵经、开智慧,不是因为这些。是因为“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本身就是归命、发愿回向,就是其行,所以念佛必得往生。

815 “称名”乃是弥陀的本愿,所以祖师一谈到弥陀的本愿都说“称名念佛”,因为有这些教理、经证、祖传,所以我们这个法门就不做其他的念佛,只做“称名念佛”。

慧净上人法语汇集

(816~820)

816 如果真正称念这句名号,而且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一辈子都不改变,弥陀的救度在于“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的念佛,随顺弥陀的救度就必定往生,阿弥陀佛的誓愿就是如此。 我们依照这样去做,无形中就进入弥陀愿海,所以,我们往生的功德力量,不在我们自己,完全在弥陀本身。

817 这句名号能够使闻名、称名的人自自然然地进入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听闻弥陀的救度,称念弥陀名号,就能自自然然地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名号的功能。好比水的功能本来就是止渴,可以湿润东西;火的功能本来就是燃烧东西。燃烧东西是火的功能、火的自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你要它不燃烧也不可能。

818 真正更上一层的念佛,是愈喜欢简易、单纯、没有花俏的念佛。为什么?从我们的佛性本体来讲,佛性当中就是最孤独、最寂静的,而孤独当中充满了法喜,孤独当中拥有了丰富、满足、圆满的功德。一个人如果成佛,他的心是处于哪一种状态呢?一定是一种远离种种杂念,毫无任何情绪的状态。

819 什么是念念不舍的心呢?比如,有位家庭主妇,平时爱看电视某一节目,每天固定的时间一到,电话拿掉、家务放下,以便专心看这节目。有一天,突然邻居来告知,她儿子出车祸了,状况危急,此时,她会无心看电视,赶紧往医院跑去,在路上也无心看风景,心里只想着儿子,这种心即是念念不舍之心。

820 我们都是贪瞋痴具足的凡夫,即使愿生心恳切,这个心还是不知不觉会去攀缘,那没关系,因为刚刚讲的,不管何时何地、何缘,任何事情、任何心情,都可以忆佛念佛;事怕有心人,只要他有愿生之心,就会忙里偷闲,闹中取静地去念佛,所谓「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正是指我们这个法门。

慧净上人法语汇集

(821~825)

821 早晨醒来有三种特点,亦即三净:第一,心灵宁静,第二,空气清净,第三,环境安静。那个时候静坐念佛非常好,真的早睡早起,至少睡足七、八个钟头,这个人平常不大会有病。早睡早起没有烦恼,就不生气,常保持愉悦的心情,没有情绪的浮动,甚至心喜口笑,心中欢喜,笑口常开,这个人就百病消除。

822 把自己看成很平凡── 我不是根机很锐利的人,我就是一个有妄想杂念的人,我就是很愚痴、有很多罪恶的人,我就是这么平凡。这么平常的念佛,人家说念佛应该怎样念,有很多玄妙的,奇巧的念法,我们都不要,我们还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很平常,没有什么奇特。

823 弥陀本愿救度是修行人最后之希望与安慰,舍此法门无往生之道,无解脱之光。经言:‘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不可向内心寻找信心,凡夫之心皆妄不真;应不顾内心之妄想烦恼,直承外在之弥陀救度。但静心思惟外在之本愿道理,‘衣里明珠’之信心自现。

824 其实,我们众生都如溺水,只要我们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溺水的人的话,就会依靠弥陀的救度;若是没有体会到自己是溺水的人,就跟弥陀的救度无缘。

825 弥陀的慈悲是,即使我们不晓得念佛,没有意愿依靠祂,阿弥陀佛一样很恳切的一直在我们面前,甚至跟我们合掌、要求我们、拜托我们,希望我们称念祂的名号,依靠祂,让祂救度到极乐世界去,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也是所谓“大慈大悲”的地方。

慧净上人法语汇集

(826~830)

826 深信因果之凡夫,虽有心修行,而力不自由,因此寝食难安,苦恼不堪;忽遇弥陀救度,惠赐往生功德;不修而有大行,未死而得往生;悲喜交集,庆幸何极!不论智愚善恶,没有一个人不是弥陀救度的对象。 弥陀深愿一切众生皆往生;不愿独留一人在沉沦。

827 阿弥陀佛是一尊“为诸群生,荷负重担”的佛;阿弥陀佛是一尊“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佛。阿弥陀佛以祂成佛的佛格,来为我们罪恶凡夫做往生的担保:“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828 念佛往生极乐净土成佛,是靠阿弥陀佛的加持力量。阿弥陀佛加持力量的强大,以凡夫的脑力、思惟,完全没办法理解;阿弥陀佛功德力量的伟大,连声闻、缘觉、菩萨也无法稍加推测。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绝对可以让众生当生成就,一世圆满。这力量只有佛能了解,只有佛能彻底弘扬、称赞、护念与保留。

829不变的是阿弥陀佛救度的道理,会变的是我们的感受,因此不要以我们的感受作为信心的标准,也不要以我们的感受作为往生的条件。简而言之,弥陀的呼唤在哪里?不在自己的感受当中,而在这一句弥陀名号。

830 苦难需要安慰,人生

慧净上人法语汇集

(831~835)

831 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的本身,同时,他的本身又是涅槃的境界,涅槃就是极乐,就是净土,因此,我们称念这句名号,现生跟弥陀的心愿、心光相应,临终时自自然然地也就进入涅槃的极乐净土,所以都是非常自然的、不加勉强的。 所以,净土法门是一个自然法门。称念名号,自然受名号功能的摄取而进入名号的世界。

832 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虽然因贪瞋痴而造业造罪,不过佛性并未消失,也永远不会消失。我们下地狱,佛性随我们下地狱;我们上天堂,佛性也跟随我们上天堂。佛性跟随我们起起落落、出出入入,永远不离开过我们。佛性只是受到虚假贪瞋痴的业所覆盖,未能显现,一到极乐世界,无明黑暗的业障,实时消散,当下佛性的光明立即显现。

833 为何我们所做的业都是虚假?因为诸法无常、无我、空性,既然如此,我们万古以来身口意所造善恶之业,皆是无常、皆是无我、皆是空性,真实、永恒不变的,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是从阿弥陀佛清净不变的真如佛性所显现,所以万古不变。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尽未来世,也是如此。

834这种一辈子都保持愿往生心的人、一辈子都保持称名念佛的人,信心自自然然就在里面了,不然他怎么能够这样呢?如果他能够这样的话,就说明他宿善成熟,无形中信心就在里面了。

835 为什么佛光不摄取杂行之人呢?杂行之人跟阿弥陀佛没有亲缘、近缘、增上缘,所以不摄取;杂行之人不随顺阿弥陀佛因地的本愿,所以佛的心光不摄取;同时,杂行之人的行体不是名号本身,与阿弥陀佛名号之间没有自然法尔感应道交的关系,所以光明不摄取。

慧净上人法语汇集

(841~845)

841 《无量寿经》主要是在宣说阿弥陀佛的救度,阿弥陀佛真实呼唤我们让他救度,这个真实救度,触动我们的内心,而成为信心,所以,信心不是我们自力去发的,是闻说弥陀真实呼唤、真实救度,除去我们内心对生死轮回的苦恼不安,相信接受弥陀救度必定往生。所以,净土法门是信佛救度——信顺的法门。

842 名号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名号。极乐世界是佛菩萨所居住环境,可是佛的环境(依报)跟佛的本身(正报)是一体的,没有两样的,同样在一起。极乐世界依报是弥陀所显现的,我们称念正体的南无阿弥陀佛,自然能进入阿弥陀佛的依报——无量光明土,同时证悟跟阿弥陀佛一样的无量光明、无量寿命。

843 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就是阿弥陀佛的佛力、愿力、功德力,救度众生的大慈悲、大平等之力。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也无法进入极乐世界。

844 阿弥陀佛是为众生发愿佛; 阿弥陀佛也是为众生开法藏佛;阿弥陀佛也是一位荷负群生的佛;阿弥陀佛也是令诸众生功德成就的佛; 阿弥陀佛是念佛必生的佛;阿弥陀佛也是摄取不舍的佛;阿弥陀佛是临终来迎佛; 阿弥陀佛是诸佛之王的佛;阿弥陀佛是光中之尊的佛。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无碍光佛. 。

845《观无量寿经》说: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又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不论何人,只要念佛,佛入我心,我入佛心;我与佛,佛与我,机法一体,不相舍离。

慧净上人法语汇集

(846~850)

846 念佛如吃饭,饭不问你是何人;念佛如吃药,药不问你是何人,当然业障之人可能服药不灵。但就阿弥陀佛来说,祂无有障碍,也不受障碍,且能化除障碍。

847 念佛如唤某某人,我们呼唤张三,张三即应;唤李四,李四即来。何况是佛,大慈大悲,大智大慧,大神通大愿力,念佛怎会不感应?念佛感应,亦如扣钟,一念即应,不念不应。念佛如开电灯,电灯一开,顿时一片光明,不问何人所开。念佛如按电视,按中视,中视屏幕立即出现;不问何人所按。

848 同时,信、愿、行又是一体的。信受的当下,自然发起愿生之心,自然会从内心“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信、愿是无形的,存在于内心,然,诚于中必形于外,就会显露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外表这个行出来。

849 有句话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所以一个真正追求学问的人,就像古代一样,由士而君子,然后向着贤圣的目标前进,这样的学者就是所谓的:“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是不可能会高慢的。

850 学者往往高慢,如石越迭越高; 行者往往谦卑,如稻越熟越垂。

慧净上人法语汇集

(851~855)

851 别人对自己的言行,不管好与坏,要当下听、当下看,当下就过。要有一种谦下、承受的心,「啊!好、好,是、是,对、对。」而不要进一步分析、推测、想象,「他为什么对我这么冷漠?为什么用这种态度对我?」这样就是在增加自己的习气、烦恼,凭添彼此的摩擦,纷争往往因此而起。

852 人生愿望无量无边,各人福报不一样,有福人不求而自得,没有福报的人你怎么求,因为我们世间的一切,都是过去的业所带来的所形成的,你出生哪个国家,生为谁的孩子,面貌好看不好看,有智慧,没智慧,将来跟谁结婚,生几个孩子,事业发达不发达,家庭美满不美满,都跟过去世有百分之百的关系。

853 我今胸中无片云, 心满意足往西方。回顾弥陀之救度, 更喜愚痴之我身。

854 贪、嗔、痴、慢、疑很难断除,因为每个人内心之中,都有一种倔强、刚烈,缺乏谦卑、柔和之心,像我们无知、无识,却桀骜不驯、难调难伏,有时静静的思惟,往往自卑自叹。经典说“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当我们起了无明的时候,想到这一句话,当下无明的心就会比较清明。

855“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因为同样都是念佛的因,所

慧净上人法语汇集

(856~860)

856 所以已经往生的也好,现在往生的也好,或是将来往生的也好,都是兄弟。观世音菩萨是大兄,因为祂是先往生的,大势至菩萨以下都是弟弟,我们今生今世也必定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也是观音、势至的末弟。

857 一个念佛人的心中,总是充满了类似阿弥陀佛的爱心和包容。因为阿弥陀佛爱我们,会触动我们去爱别人;阿弥陀佛包容我们,触动我们的心,也会去包容别人。念佛人熏染阿弥陀佛的佛心,也会流露这样的气息,他的贪瞋痴慢疑较淡薄,也比较不会有一般凡夫不平、不满、气忿、计较的心态。

858 当然,我们都还是贪瞋痴的凡夫,都还有很强烈的烦恼习气,可是对一个念佛人来讲,他反观自省的敏锐度会比较高、比较快,当习气展现、脾气发起来的时候,很快就会察觉。所以归命阿弥陀佛的人,是活在阿弥陀佛的佛心当中,是熏习着阿弥陀佛的佛心在过日子。所以,就是念佛。

859 弥陀无限的慈悲爱心,彻底包容体谅我们,毫不计较、毫无条件地救度我们。若能体会弥陀对我们无限的爱心、彻底的包容,我们嗔恚刚强的心,就会被感化而柔软、而惭愧,对任何人就会付出爱心与包容。

860 洪钟虽响,不扣不鸣; 弥陀虽度,不归不救。 洪钟扣之则鸣; 弥陀念之则生。

慧净上人法语汇集

(866~870)

866 依佛之意,能信念佛往生,叫作智者,有大善根大福德,是有眼人,有耳人;不信念佛往生,叫作愚者,无善根无福德,是无眼人,无耳人,一息不来,便堕恶道,佛说“可怜愍者”。

867 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以及到极乐世界的境界,都是靠佛,完全不是靠我们。我们只不过是随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要我们念佛,我们就念佛,所以念佛是我们负责,接引往生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负责。

868 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绝对可以让众生当生成就,一世圆满。这个力量只有佛能了解,只有佛能彻底弘扬、称赞、护念与保留,菩萨、声闻、缘觉、罗汉都没有能力.。

869没规定需要念到所谓的「功夫成片」、「梦寐一如」、「净念相继」、降伏见惑、断除思惑、达到事一心理一心……,不是这样的。也不是现在念佛是培养,等到临终才能决定能不能往生,也不是,是「平生业成」。

870 我们往生靠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现世的消灾免难、增福延寿,也是靠南无阿弥陀佛;甚至往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成佛,也是靠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叫做绝对他力、纯粹他力,不靠我们本身的功行。所以从生前以至往生极乐世界以后,通通靠这句南无阿弥陀佛。

慧净上人法语汇集

(871~875)

871 我们这个法门叫做「他力法门」。这个「他」,唯指阿弥陀佛的力量,并非指其它诸佛菩萨。 他力他力,完全靠他力,而且是绝对靠他力,纯粹靠他力。

872 救度十方众生,是阿弥陀佛以五劫的时间详细思考好的,任何可能产生的问题,阿弥陀佛都考虑过了!而且阿弥陀佛三明六通具足,这个念佛的人是怎样的业力,怎样的命运,临终会遭受怎样的境遇,阿弥陀佛那有不知?阿弥陀佛都知道。阿弥陀佛不失时也不失约,也不会放弃,阿弥陀佛的力量具足。所以,我们现在的责任就是念佛。

873 我们念佛完全都靠阿弥陀佛,不靠我们。往生是阿弥陀佛来接我们,所以我们只要负责现在的念佛。有定力没定力,或定的深浅都不管,有定力是靠阿弥陀佛,没定力也是靠阿弥陀佛。临终是靠阿弥陀佛接我们去极乐世界,不是靠我们的定力去极乐世界。

874 念佛人身心性命完全归付于弥陀。也就是说,人是非常卑微、渺小,非常无能、无力的,人生在世可以说非常的悲苦,所以他归命「南无阿弥陀佛」。所谓「南无」,就是归命的意思,「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归命阿弥陀佛的意思。把我们卑微、渺小、无能无力的生命,污秽、罪恶的生命,无常、轮回的生命,归投依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阿弥陀佛,归投依靠清净无染、涅槃寂静的阿弥陀佛,归投依靠永恒常住、无量寿命的阿弥陀佛。

875 「彻底放下,全身靠倒。」就是彻底放下自力;彻底放下依靠其他法门的执着心;彻底放下对阿弥陀佛救度的怀疑,而全身心性命毫无保留地全部来靠倒阿弥陀佛的救度,这就是恭敬的内涵。

慧净上人法语汇集

(876~880)

876 何谓弥陀的「不可思议」?在何处?在「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亦即「能救我」才是弥陀的不可思议。不但救我永离地狱、脱出轮回;而且使我成就佛道、广度众生。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在哪里?在于能够救度「我」。

877 「不论知不知、信不信、净不净,但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不管任何人他知不知道弥陀救度的内容,知不知道这就是易行道,也不管他信或不信,内心清净或不清净,散乱或不散乱,还有没有贪瞋痴,这些都不管,他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样就合乎「执持称名号」。

878 只要我们愿生极乐世界的心是恳切的,并且专称这一句名号,即使有怀疑也没关系,因为临终时阿弥陀佛会出现,看到阿弥陀佛,凡夫的疑心当下就会消除,好像光明一到,黑暗立即消失。

879 「恭敬」这两个字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讲非常重要,所谓「佛法从恭敬中求」,有一分的恭敬就能获得一分的利益,有十分的恭敬就能获得十分的利益,其实不只是学佛的人,即使一般人士也应该心怀恭敬,也就是说凡事要以恭敬之心来面对、处理,所以《大学》说:「诚于中,形于外」,又说:「心诚求之,虽不中,亦不远矣。」古典也说:「君子无不敬。」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时、任何处都应该怀抱恭敬之心。

880 对往生没有怀疑,对阿弥陀佛的救度没有怀疑,那个就是如实称名。无疑的念佛,就是如实修行。

慧净上人法语汇集

(881~885)

881 以我们信顺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为因,加上阿弥陀佛的救度强缘,因缘合和,就可以达到往生的果。所以说: 但以信佛因缘, 愿生净土, 乘佛愿力, 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882 我们信佛,阿弥陀佛发愿要救度我们,我们又有愿往生之心,这样的话,因缘合和,就必定能往生。

883 如果我们怀疑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众生称念,必得往生”的执持名号,那我们不只是怀疑释迦牟尼佛,而且怀疑阿弥陀佛的誓愿,同时也是怀疑十方诸佛的赞叹、证明。这样的话,等于是把十方诸佛的舌头看成是烂的。所以,我们怀疑释迦牟尼佛的话,等于是拿一把刀,割断了十方诸佛的舌头。

884 净土宗的宗旨就是“信愿求生”。“信”就是信:称念名号必定往生,“愿”就是愿生极乐净土,“行”就是称念弥陀名号。

885 欢喜与踊跃,惭愧与感恩,千言万语,一切不留,皆化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慧净上人法语汇集

(891~895)

891 尤其慧眼见真,能于诸法门中,专重净土;于净土门中,独尊善导。可谓不只三四五佛,已于无量佛所,植此宿善。《大经》言:若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宿世见诸佛,乐听如是教。

892 人生最高的价值,就是信受弥陀的救度;最大的喜悦是被弥陀的光明拥抱。在这短暂的客舍,能逢此法,已是不虚此行。虽然身心愚劣,日夜有弥陀相随;虽然尚在娑婆,已入极乐圣众。岂不快哉!

893 法喜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理解弥陀的悲心救度,自然就会有法喜,而要理解弥陀的悲心救度,可以从教理下手。另一种是尝到了念佛的甜味,也会有法喜。

894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以及到极乐世界的境界,都是靠佛,完全不是靠我们。我们只不过是随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要我们念佛,我们就念佛,所以念佛是我们负责,接引往生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负责。

895 你只要时时刻刻称名,念念之中都是在发愿,都在回向。所以,每句名号里面,都是在流露弥陀回向给我们的功德,呼唤我们让他救度,也都是在流露自己随顺、信顺弥陀的救度,领受他的功德,愿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声声名号都是在表达这种心,所以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慧净上人法语汇集

(896~900)

896 “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而往生就能成佛,所以,愿往生净土的心,就是净土法门的菩提心。净土法门不必另外再去发菩提心,闻信弥陀救度、回心转意愿往生,这种心就是我们的菩提心 。

897 信机则柔软、惭耻、包容、体贴、关爱之情常生; 信法则谦敬、感恩、安稳、喜乐、满足之心常存。

898 领受弥陀的救度,不知不觉就会自信教人信,那个时候才会感觉到自己的缺乏,那怎么办呢?要多看昙鸾、道绰、善导一系净土思想的书,同时多听阐述这些思想的录音带,能够加以思惟。领会阿弥陀佛救度的道理之后,再给人家讲就比较有内容。

899 学佛的目的、找师父、交善友及怎样选择法门我们学佛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今生今世要超越六道,摆脱轮回。选择的法门,能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就是好法门,能帮助鼓励我们达到这个目的的师父,就是好师父,能帮助鼓励我们达到这个目的的善友,就是好善友。南无阿弥陀佛!

900 若想念我时 , 请念弥陀佛, 我也居住在 , 六字名号中 。

慧净上人法语集《七》801-900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