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

2018-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姚锦瑞
小暑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小暑 小暑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小暑的时间是每年的7月7日或8日,是太阳到达黄经105°的时候,7月13日,将进入一年中最人的“三伏天”,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那么,小暑是初伏吗?小暑算入伏吗?

小暑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今年初伏第一天是7月13日。“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

小暑

小暑并不是最热的时候,进入伏天后,将会是十分的人炎热,通常三伏天就在小暑节气中开始的。每年夏至日开始的第三个庚字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出现的那天,就是入伏的日子,每年入伏的日期各不相同。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因此,可以看出来,小暑并不是初伏,而也不是入伏的开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