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读书日 百度荐书
4月23日,快到了。做书的做书店的小友们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莎士比亚),这个以莎士比亚诞辰和辞世纪念日设定的“世界读书日”进入第25个念头。因为疫情,我们没办法再同往年一样以书会友,却也不想错过了作者和读者。
于是,他们要我荐书,指明了要“教育类”而且是“儿童教育类”,我就想起了这一本儿童诗集,《樱花来信了》,觉得很适合用来做睡前故事的书目。
在“中国妈咪美国娘”这个系列里,我提到过一个小情节。某年夏天,我和几位同事一起回到国内讲学,要做高铁从南宁去桂林。同行的教授们年龄最大的超过60岁,还有两个是教授们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孩子,都不到20岁。到了候车室,广播通知说前方山体滑坡,高铁要晚点40分钟。人群一阵骚乱,我们这十几个人只是在原地坐下来,从随身的行李箱里各自掏出一本书开始读起来。不约而同,男女老少十几个人,没有一个例外。这就是习惯,阅读的习惯。
美国大众的阅读量是很大的。在公园的草坪上,图书馆里,读书的孩子或者听大人念书孩子随处可见。问题在于这个习惯是怎么养成的?
我认为在这点上家长的责任更重,甚至于更重要,因为这种习惯从学龄前就应该开始有意识地去培养了,最初的起点当然就是睡前的故事。睡前故事,还不仅是养成孩子们阅读习惯的起点,是培养他们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孩子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相对固定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是培养他们生活安全感的第一步。对家长来讲,睡前故事实际上也是强迫家长们无论自己多忙,也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里和孩子去做同样的一件事。这是后来亲子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家孩子们从八、九个月的时候开始,每天晚上八点半到九点之间洗澡,九点到九点半之间是我给她们讲故事,讲完故事就睡觉。长年累月地,我给他们什么呢?有时候是她们自己去图书馆,或者去书店挑的书,有时候是我自己记得的故事,白骨精狐狸精蜘蛛精之类,有时候是诗歌。因为我的专业的原因,是我会给她们讲唐诗,先把诗中的意思当作故事来讲,让她们明白个大概,再背下来,也算是锻炼他们记忆力的一个小游戏。不过讲唐诗有一点儿小麻烦,就是当作故事去讲这个环节。不是所有的唐诗都适合当作故事去讲,也不是的唐诗故事都适合对这么小的孩子讲。所以有时候我也给他们念现代的儿童诗,和她们一起背。
那个时候我很喜欢台湾诗人琼虹的儿童诗,现在她的书不大见得到了。最近我又发现漓江出版社有一本儿童诗集叫《樱花来信了》,作者是谭旭东。其实我并不了解这位作者的情况,只是先觉得书名很可爱,读下来又觉得内容也很可爱。不管这位作者究竟是什么情况,他的童心显然十分难得。
《樱花来信了》整本书有116首儿童诗,分成“阳光泄露了秘密”、“樱花来信了”、“叶子上的星星”、还有“老鼠读书”4个部分,有童年的故事啊,孩子们的梦想啊,还有值得珍视的童年的每一个美好瞬间。其中我特别喜欢的一首,题目叫做“太阳和月亮”:
这样的诗歌语言很简单,很平易,琅琅上口。同时画面感很强,很生动,从语言到意象都很容易让孩子们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