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君子言语十大定律
2019-08-16 本文已影响1人
写诗哥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语言是君子身佩的玉环,是君子内心素质的证书。“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美在于洗练:“犹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彬彬有礼,谦让有度。不伤人、不傲慢,不卑不亢,是中国古人的语言艺术之美。
一。《增广贤文》中有许多精辟的话: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二。中国古代君子言语十大定律
1.语言宜少宜迟。水深流去慢,贵人语言迟。
2.话不可说绝,事可做绝。
3.酒中不语。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4.气头不语。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5.熟人不语。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
6.邪事不语。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7.切戒秽污词。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8.戒轻诺。事非宜,勿轻诺,茍轻诺,进退错。
9.戒话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10.戒揭短。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听人说话是一种享受,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欵乃声,方不虚生此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