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袁世凯是这么窃取果实的

2024-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多乐橙爱生活

【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最近很想了解中国的近代史,然后正好刷到了一个博主列的电视清单,我就按照那个清单先后看了《恰同学少年》,现在正在看《觉醒年代》。

然后在看的过程当中,我就发现了一个我在上学的时候都没有想明白的问题,就是明明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但是为什么后来没有很长时间就被袁世凯窃取了果实?

在上学期间学到这个知识的时候,没有问老师,也没有自己查资料,这么多年也没有再想起过这个问题。

正好这次看的这两个电视剧都发生在孙中山已经去往日本,然后国内的这些思想人士在寻找中国的出路这个阶段。

然后我就又想起了我之前没有弄明白的这个问题,而且我现在也有了,可以找到答案的能力。

我就去查了一下资料,孙中山被迫退位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几个方面。

一方面是财政收入比较少,当时已经成立中华民国,有政府了,就是各方面的运营,还有这么多的人员,国家要打仗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需要钱的,但是当时国民政府没有那么多的钱,还会被西方国家恶意的扣留我们国家的税收。

因为他们不认可我们民国的成立,或者说是不认可孙中山来当我们的领导人。

还有当时已经光复的各个省份,各个省也会把自己的税收扣下来,没有交给南京政府,就导致南京政府其实没有多少钱来投入经营。

第二方面是关于威望

虽然我们现在觉得孙中山是新中国的先驱,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在当时的话,资产阶层和广大民众可能还是对有政权以及让皇帝退位的袁世凯印象更加深刻,觉得他更有能力来坐上大总统的位置。

而孙中山的威望可能大多是来自于已经思想觉醒,以及想要给新中国谋求一个更好出路的革命党人士,里面也有很多人是有影响力的,但是整体来讲还是不如袁世凯的威望高。

第三方面是来自于革命党内部的不稳,虽然看似大家是一个整体,但是里面也是有一些团体,是不支持孙中山的一些思想,还有决定的。

虽然看似大家都是在同盟会里面,但是实际上里面还会有一些光复会,文学社,共进会等,这些都是与孙中山的思想有点不一样,然后又另外成立的团体。

所以当时的同盟会其实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团体,大家可能是因为一些求同存异的想法在一起,但是实际上这个组织对大家又没有很好的约束力,就导致里面有一些人其实是不认可孙中山的。

最后一方面就是来自于西方列强

他们不认可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还有在南北交谈的时候,北洋军也会给南京政府施加压力。

西方列强也会从经济,军事等方面对当时的中华民国进行打压。在种种外因的压迫下,最终导致了孙中山做出了退位的决定,由袁世凯当了最后的大总统。

当然,我们站在已经知道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也知道袁世凯当了大总统之后,又要复辟称帝,最终在部分觉醒的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推翻了这个不足百天的朝代。

我这也算是对历史又有了一点点的进步,另外就是从我看的恰同学少年和觉醒年代来讲的话。

我知道了孙中山一开始也是在国内组织反抗,但是后来就遭到了各方的打压,被迫逃往日本。

在日本留学的陈独秀当时接触到了孙中山的思想,就想要回国来为是的,国家寻求救命良方,所以他想要通过一种方式,先来改造一下国民的思想,让他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所以他后来创建了《新青年》,并在最初的时候立志20年不谈政治。

同一时期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的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当时接触到了新青年里面的思想,也为后期他们选择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我最后对觉醒年代里面的一句话感受非常深刻,在没有看这个电视之前,我不太清楚国内的人当时对中国有那么的绝望无助和痛苦,就不知道他的路到底在哪儿。

里面的鲁迅在最开始看不到希望,自暴自弃的时候,他说,如果在一个黑暗又密集的房子里面有一群睡着的人,他们不知道他们快要死去那你为什么要把他们叫醒,让他们清醒的去死?

看着那么多人看不到中国未来的出路,真的好痛心,原来中国曾经那么那么的艰难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