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07-《深度工作》

2018-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木可sky

原书作者:【美】卡尔.纽波特;笔记作者:木可sky;2018年11月11日晚于西安

全文3400+字,阅读时间约8分钟

通过书名,大概能理解,本书主要是讲如何在职业生涯中,做到深度工作。就像本书的小标题所说----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深度工作。作者的定义如下:

深度工作: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而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深度工作达到成就的人非常多,比如罗琳在写作《哈利.波特》期间,会远离社交媒体甚至租下酒店的套间来安排的写作,防止没必要的干扰;比尔.盖茨每年都要进行两次“思考周”,远离世事,来到他的湖边小屋,只读书,思考大局。

而针对知识工作者来说,网络工具的出现,将我们的注意力肢解得支离破碎,麦肯锡的调查显示,知识工作者60%的时间用于电子沟通和网络工作。这还不包括工作之外的网络时间。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微信,微博,手机视频,邮件,抖音,手游等网络工作,早上起来,首先触摸到的手机,晚上睡觉着,最后放下的是手机,手机讶然已经成为咱们最亲密的伴侣。这样根本无法带来深度的工作。

本书的两个目标:

1、让你相信深度工作的真实性;

2、教会你如何深度工作;

第一章:理论

一、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

1、成为业界翘楚,需要深度工作

作者主要提到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两类人注意会成功。分别是利用AI进行创造性工作的人;另外一个是自己所有领域的个中翘楚;而这两类人,将需要具备两种核心能力: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而这两种核心能力的达成,都依赖深度工作。

2、深度工作将帮助你迅速掌握困难的事务

让你的头脑成为透镜,聚焦专注之光;让你的灵魂完全投入到头脑中的主导之物上,尽情吸收思想。

专家与普通成年人的差异反映的是,为提升某一特定领域的表现穷其一生的刻意努力(刻意练习)。

而刻意练习的核心是两点:1)努力:注意力全性投入到要提升的技能上;2)方向正确:持续的反馈与改进,保证注意力有最佳的产出。

3、深度工作有利于精英级产出的实现

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

单位时间内,专注度越高,你的工作产出将越高。

在这个专注过程中,我们要防止“注意力残留”效应的产生。注意力残留:当你的工作从A切换到B时,你的注意力并没有即时转移,你的注意力残留仍然在思考原来的任务(A)。当我们的工作出现频繁切换时,就会导致残留增加,这样会给我们的工作无形中增加切换的成本,极大的降低产出。

二、深度工作是少见的

忙碌代表生产能力的观点在现在已经过时了。这个观点只适应于提高流水线工作的工作效率而不需要太多思考的机械工作的执行上。

举个例子:软件开发人员A,若他采取深度的编码,用时1小时,但写出来的代码达到了0 BUG;而B,采取肤浅工作,用30分钟写出来了代码,但后来又花了几个小时来解决代码引入的BUG。B可能表现的更加的忙,但更多的忙是无效的忙,无效的加班。

在知识工作领域,我们更加推崇的是A的工作方式。深度工作往往能创造巨大的价值。

三、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

从神经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的角度来论证深度工作的意义。

1、神经学:工作中,增加深度工作时间可以有效影响人脑这个复杂的机器,多种不同神经学理论表明,此种影响将使你对工作生活的意义和满意度得到最大的提升。就像古代武侠里头提到的,某个高手要想达到10层功力,都要找一个山洞闭关修炼几个月甚至好几年。

2、心理学:深度工作,将有利于心流的产生。比如打游戏时,大家都会非常的专注,因为我们可以从一局比赛中得到积分激励,队友的反馈,以及刺激体验,这也是一种心流。

3、哲学:提到了深度工作对工匠精神产生的影响

第二章:准则

一、准则1、工作要深入

你的意志力如同肌肉一般,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被不断消耗,最终疲劳。

你需要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使得进入并保持高度专注状态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这些惯例可以包括,在特定的时间,比如提早一个小时去办公室开始深度工作;或是选择一个专门用于深度工作的场所——比如安静的图书馆;或者是在特定的行为,比如喝一杯咖啡或者断掉网络后,开始深度工作。一旦形成习惯,你就只需很少的意志力便能启动工作并保持下去。从长远看,你会因此更成功地实现深度工作。

另外,你的习惯需要规则和程序。比如,你可以约定不准使用任何网络,或设定每30 分钟写出500字。如果没有这种规则和程序,你的头脑就会不断地评估自己是否在深度工作,会一遍又一遍地审视自己在深度工作期间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些都是对意志力的不必要的浪费。

如下将介绍6种深度工作的方法:

1、禁欲主义哲学----适应于作家、研究人员等专职产出的人员

特点:这些人基本不使用mail,或者他们专门在一年中有大部分的时间与外界隔绝,专注于自己的创造,高强度且专注的完成工作。

2、双峰哲学---禁欲哲学的变体

这种哲学要求你将个人时间分成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用于深度追求,剩下的时间用于做其他事情,在深度时间,双峰工作者会像禁欲工作者一样工作,高强度且专注工作。

3、节奏哲学----比较适合于大众的一种方法

就是在固定的时间进行深度工作,并坚持。

像目前部门要求的核心工作时间就是这一类,要求大家利用早上进行核心工作,软件人员进行代码开发与调试,硬件人员进行硬件设计等。在这个阶段,大家的及时通信关闭,mail也是关闭的状态,只接受电话等紧急事务。

而且通过固定时间进行深度工作,也会让人的大脑适应。所以节奏哲学是常规办公室工作的人员最常选择一种。

当然还有新闻记者哲学(只要有空闲时间,能立刻进入深度模式)等其它 哲学,这不在详述。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几个原则如何让你更好的深度工作。

原则1:关注点放在极端重要的事情上

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职业收益的,也可以带来更稳定的热性。

原则2:抓住引领性的指标

引领性指标引导你注意力转移到提升你的短期内可以直接控制的行为上,并会对你的长期目标带来积极的影响。

原则3:定期问责

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定期(比如3天一次,一周一次)的进行过去某一个时间的工作的复盘,哪些做的好,坚持,哪些做的不够,改进。

二、准则2:拥抱无聊

现在的移动互联网为我们打发无聊的时间提供了便利,等地铁,可以刷好几个抖音,好几篇微博,但这样反而让我们的大脑习惯了时刻分心,所以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不断的专注。

书中讲到罗斯福曾经用过的一个策略:找出一项优先性很高的深度任务(即需要深度工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估算出通常完成此类型任务需要的时间,然后设定一个硬性截止期限,留出的时间远远少于估算时间。这样完成任务的方法只有一个:高强度工作,利用每一束空闲的神经元来处理任务,直到你用自己不懈的高度精力集中解决了任务。

三、准则3:原理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让我们的时间碎片化,削弱我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如何原理社交媒体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我们的人生规划和目标,比如希望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带着这个目标,我们可以审核我们日常使用的每一个社交媒体,认真思考使用此工具对我们的目标是有实质的积极影响、实质的消极影响还是无影响。这时候,我们很可能会意识到社交媒体可能会很有趣,但其实与我们的人生规划和目标相比,它们实在是无足轻重,还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第二,我们可以选择在未来30天内暂时离开某种社交媒体:比如关掉微信朋友圈。30天之后,我们可能会发现,除了没有人给我们继续点赞外,我们的生活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甚至于,也没有其他人意识到我们关掉了微信朋友圈。

第三,我们需要意识到,人的大脑可以进行长时间的高强度活动:大脑需要变化,而不喜欢停止。在我们下班后的个人娱乐时间中,我们不应该被那些随意的事物吸引,比如抖音上不断刷新出的小猫搞笑视频。相反我们应该主动思考自己如何高质量地度过这段自由时光。如果在我们全部的清醒时间,都能给自己的大脑找到有意义的事情去做,而不是放任自己在迷糊的状态下漫无目的地刷几个小时微博,那么在一天结束时我们会觉得更加充实,第二天开始时会觉得更加轻松。

四、准则4:摒弃浮浅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浮浅工作是难免的,比如简单地回复邮件、预约会议或者打电话确认日程。我们无法完全消除浮浅工作,我们能做的是减少浮浅工作在我们日程中的分量。有一个建议,至少保证一天8小时,有4个小时的专注时间。

有很多技巧能够减少浮浅工作,比如站立开会,避免会议变成冗长的闲聊;比如只在固定时间才回复邮件(早上9点,11点,下午3点,5点等固定时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