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在乎越多越脆弱

2018-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大汪志趣
图片发自PEXELS

去女朋友老家前,我就做好了得罪所有人的心理准备。

很早,女友就给我打了预防针,她妈妈很难相处:感觉别人都欠她的、老公不行、女儿不孝,全天下就她最惨。她爸呢,也就此认了,惹不起但躲得起,每天早出晚归搓麻将不沾家。姑姨舅舅们各有心思,围坐桌前,看上去一家子团圆其乐融融,实则内心暗忖里外进出的红包是赚了还是亏了,男人们抽烟敬酒,都是九五至尊、1916,哪怕他们只是月薪几千的工薪阶层。

我静静坐着,拉高视角,心想“真他妈没意思!”

女友在美国做过交换生,和我都偏向于个人自由主义,子女不是父母的附庸,更不是满足他人繁育后代的生殖工具,我们对关系的排序也一样:自己>伴侣>父母>七大姑八大舅还有一众好友。我曾和她说,在她家庭中,若我和她爸妈发生冲突,她应站在我的立场,纵使我的不对也要私下去谈而不是当面和别人一起指责我。若是酒桌上,她那些亲族朋友借长辈之势、借主场之风硬要我喝酒,以示尊重,小抿可以,但绝不奉陪到底。

我不抽烟,亦不喝酒。我没必要强颜欢笑满足他人的期望,没有责任成为别人想要我成为什么样的人。错是他们的想当然,那是他们的认知失调,不是我的。在我爽和让世界爽之间,在两全无法调和时,我首选“我爽。”

别人认为你这是任性不懂事,我觉得这是成熟:保有原则,明晰并能尊重他人、你我的界限。把自我放在最前面,不是出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狗血古训,而是你应该知道:没什么比你自己更重要。

从哲学上讲,康德认为自杀对生命是一种不尊重,人性应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每个人都应该自我尊重,把自己照顾好。我是自由市场的拥趸,经济学上,亚当斯密认为人是自利的(self-interested,非自私selfish),每个人怀着做好各自面包的生存需求,就创造出了一个复杂有效的市场系统,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一层层往上,整体也才能平稳运行——“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也是为什么美国(United States)的政府是州联邦制,再往下又那么强调社区中家庭的重要性,不是邻居故意不让你晾大裤衩,而是他们认为每个家庭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整个社区才能看上去欣欣向荣。

回到个人,也就是说:做好自己,先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那个人,然后才能和别人去结合,形成伴侣。对此具有共同的认知,形成的关系才是可靠的,也意味着排序靠后的人或关系不能逾越前面的。所以我不在乎是否得到那些亲戚的喜欢,如果他们让我或者女友感到不爽的话,那么得罪所有人也未尝不可,于我而言,他们只是我女朋友名字的注脚,没有名字,注脚不复意义。

但是乡村社会或者说大多数人不明白这个,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描述乡村是个熟人社会,爱有差序。爱当然有差序只是于我而言,差序从原来爱父母、爱宗族变成了先爱自己、其次老婆,然后他人。那么当环境与自己的排序不匹配时,这种熟人关系就会成为一种拖累。这时你愈在乎他人,就会活得愈累,而这,不应该。

在这种环境中,你在乎的人越多,你越脆弱。你得罪的人越多,你会越自在。警匪电影中,坏蛋们总总抓到男主的爱人,逼迫他下跪认输,再坚强的汉子也低下了头。所以为什么杀手应该冷?为什么牛人情商低?

乔布斯不懂尊重,马斯克当面骂人蠢货,我不建议你这么做,因为你不是牛人。但你总可以微笑拒绝,心理默念傻逼。把你的在乎给予值得你在乎的人,广施恩泽那是佛祖。你是凡人,爱得有轻重。

你也总得明白,爱的总量有限,不能平均分配。给那些你不喜欢的人以同样关注,就是给那些你爱的人以侮辱。这样最后,你以为自己平衡了所有人,其实就是失去了所有人。

我知道生活需要权衡,老板递的酒似乎不能不喝,长辈们的训斥不能不听,朋友借钱又不好意思不借,别人的恭维听着又那么好听所以不好意思批评,你小心翼翼维护着所有关系,照顾了所有人却唯独忘了自己。

所有的关系都应该是正向增强,如若让你内心缱绻,则果断采用爱的排序层层设防,保护好你自己、保护好你的爱人。除此之外,去他娘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