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历史

孙权

2018-02-21  本文已影响56人  轩冕

辛弃疾诗云: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又云:生子当如孙仲谋。其英雄纵横捭阖之时确实了得,然也有其短处。

孙权,吴大帝,孙坚次子而孙策之弟。史书言其相貌瑰伟,碧颜紫髯。孙坚为刘表将孙射杀,孙策向袁术猎兵,讨刘繇,驱王朗,败华歆,讨山蛮,收民望,奠定东吴开基之业。后孙策独马出行寻猎,为刺客所杀。临死告诉孙权:“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曾有相士观坚四子,言四子之中,孙权最为长寿,其余寿均不永。后果验证

孙权继承父兄功业,任用贤能。外仗周瑜,内任张昭,鲁肃。曹操兼并刘表之后,号称八十万大军,群臣多有劝其归降,他能够听取周瑜,鲁肃意见,与刘备连横,破曹操于赤壁。今人看其决策容易,在当时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智慧。江南只是初步安定,山蛮夷越仍然没有归顺,兵力不足。当时给周瑜的先锋部队仅有三万,后面才继续征召部队参战。另外,曹操取得荆州,蔡瑁张允也操练水军,长江天险去掉一半。抗曹决策之难不逊于近代援朝之战。东吴最后在周瑜的指挥下,击退曹操,奠定鼎足之势。

劝吕蒙学习。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认为主掌要害部门的人需要进一步学习,不一定要像治学的人寻章摘句,皓首穷经,而是要涉猎以往历史以供借鉴。明白读书的精要,是使得才华长进。非‘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之腐儒。如南唐后主辞句清雅,为千古词宗,然何益于时?

任用陆逊白衣渡江袭破关羽,败刘备于泲归。整军经武,建设防线,纲纪严明,号称得士。文有张昭张紘鲁肃,武将朱然徐盛丁奉,都督有吕蒙,陆逊全琮。后赵咨见曹丕,曹丕问吴主何如人?赵咨说,吴侯乃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说明孙权有政治眼光,能知人善任,也能够根据形势屈居人下,不争一时短长。孙权年轻时候也喜攻城掠地,后因为亲临战场被张辽所迫,败于逍遥津。惩‘’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之戒,不复呈匹夫之勇。军事才能非其所长,政治眼光和谋略在三国之中确实非比寻常。

到了晚年,犯的错误比较多。不固根本而想招降纳叛。公孙渊在辽东反魏,遣人携表赴吴,称臣纳节以为外应。孙权不顾满朝大臣的反对,派人携带金银财宝,准备策封公孙渊为燕王。公孙渊斩东吴使者献给魏明帝曹睿,以此讨好魏国。孙权丢兵丧将,颜面无存。孙权勃然大怒,想举国之力攻击辽东,后在群臣劝阻下放弃。这是他好大喜功的表现之一。

另外,建储不利,这个最为致命。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不和。早期大臣们劝他要早点明确太子的储君地位,太子和鲁王的待遇要不一样。孙权因为宠爱鲁王,犹豫不决。后太子与鲁王各携党姻亲,互相攻击,形成两大集团,东吴的文臣武将就此分裂。到孙权重病时候才废太子孙和,将孙霸赐死,另立少子孙亮。孙亮年龄太小,资历太浅,无法掌控朝政,酿成政局不稳,大臣遭到杀戮,皇权更迭。

晚年对待忠臣态度恶劣。张昭劝孙权不要招降公孙渊,孙权不听,张昭称疾不朝。后公孙渊果然背叛孙权,孙权过张昭宅第呼之,张昭不应。孙权以土封其门,后面以火烧门。另外辱骂陆逊,致其愤懑而死。任用奸臣吕壹,监察群臣,使多人枉死。

狐疑心重,称帝之后,只追封孙策长沙桓王。孙权封父亲武烈始皇帝,其实孙坚留下的功业有名而无实,孙策做的事情是从无到有,奠定了东吴的基础。与其对照的是司马昭,晋朝的家底是司马懿打下的,他哥哥司马师只是做强做大,司马昭称王封他哥为景王,司马炎称帝封伯父为景皇帝。而孙权最后封他侄儿孙绍也只是一个上虞候。从这些表现来看,孙权认为他能称帝完全是自己的本领,和老哥关系不太大,且内心对哥哥的子孙还是深有提防。

故云:源不清而望流之长,不亦虚妄乎?孙权虽云英雄盖世,犹有诸多失误,深可戒矣。望恩记过,忽略兄长功烈,则东吴享祚不长,不亦宜乎?至其晚年,性格乖异,决策多有谬误,且内乏贤嗣,中无谋主,东吴倾荡,殆由此乎?书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史记有云: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是以作此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